期末检测卷(二)(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1.2022年4月5日上午,来自海内外的万余名中华儿女聚集在黄陵县黄帝陵前,共同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与之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皇帝制度D.郡县制2.秦汉时的中央官制习惯上被概括为“三公九卿”。其中御史大夫的实际作用是( )A.牵制丞相,监察百官B.代替太尉,管理全国军务C.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D.任命郡守和县令3.《明史》记载:“(明太祖)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表现)……视前代宰执(宰相),迥乎异矣。”“迥乎异矣”主要表现在( )A.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B.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C.殿阁大学士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D.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有办事能力4.这是一单抄本中的几句话:“弟子同心苦用功,遍地草木化成兵。愚蒙之体仙人艺,定灭洋人一扫平。”这几句话( )A.反映了林则徐率清军抗击英国侵略的决心B.反映了邓世昌强烈要求消灭日本侵略者的斗志C.反映了维新志士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信心和勇气D.印证了义和团运动过程中的反帝性和落后性5.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实际是一个和谐社会的公平的经济制度;也有人说它是近代民主革命中一个科学的政治纲领。你认为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它建立在落后的自然经济基础上B.它与我国正在建立的和谐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C.它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生活理想D.只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它就会变为现实6.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问题是( )A.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B.清末“新政”注意改善民生,农民很怀念C.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D.清朝皇室自愿交出全部财产分给农民7.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五四精神” ②井冈山精神 ③长征精神 ④延安精神A.①③④②B.①④③②C.①③②④D.①②③④8.《新疆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疆地方政府发布行政命令,废除了带有侮辱性的称谓、地名,如“迪化”改为“乌鲁木齐”,“镇西”改为“巴里坤”等。有的少数民族称谓虽然没有侮辱性的含义,也根据少数民族自己的意愿进行了更改。这可以印证( )8A.新疆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历史悠久C.新疆地区和港澳地区都拥有高度自治的权利D.少数民族的称谓由地方政府决定9.下列有关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借鉴了近代西方的代议制B.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C.是直接民主制的一种形式D.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最主要方式10.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A.国民党“一大”召开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双十协定》的签订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11.右图是2022年上海世博会澳门馆“兔子灯”。主创人澳门建筑师协会会员、大会主席、52岁的马先生说,澳门馆期望展示的是回归祖国10周年来,澳门社会的各种变化,告诉世界:“回归,让澳门更美好”。与之无关的是( )A.“一国两制”已经诞生10年B.“一国两制”已经深入人心C.“一国两制”的决策是正确的D.“一国两制”是澳门繁荣稳定的保障12.下列词语符合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一线连片”B.“扫庐请客”、“安贫乐交”、“柳暗花明”C.“左右开弓”、“韬光养晦”、“和而不同”D.“化敌为友”、“跨洋握手”、“三分天下”13.漫画《人人有希望,个个没把握》风趣地反映出2022年美国总统竞选的激烈与紧张。按照美国宪法的规定,总统最终由( )A.参议院选出B.众议院选出C.选举人选出D.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14.《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有人认为该法典对西方文明的影响仅次于《圣经》,其原因不包括( )A.对近代欧美国家立法产生重大影响B.其基本原则已融入西方各国的法律中C.它标志着资产阶级法律体系的建立D.它为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武器15.“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材料中的“精巧的设计”是指( )A.英国《权利法案》B.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C.美国1787年宪法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6.1917年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8)清晨,当俄国人民醒来,惊讶地在街头读到了这样一则布告:“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国家政权已经转到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机关,即领导彼得格勒无产阶级和卫戍部队的革命军事委员会手中。”这则布告的内容出自( )A.“四月提纲”B.《土地法令》C.《和平法令》D.《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17.右图是我国青年在马克思墓前的合影。对于这位伟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B.参加过许多工人团体的活动C.与恩格斯共同起草了《共产党宣言》D.领导组织成立了共产主义者同盟18.在美苏的冷战中,可喻之为苏联的马歇尔计划的行动是( )A.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B.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C.组织“华约”D.杜鲁门主义19.一位细心的同学通过查阅有关材料发现: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着德国的两面国旗(图一,图二),可90年代后只剩下图二所示国旗了。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图一 民主德国 图二 联邦德国A.欧共体成立B.联合国改革C.东欧剧变D.苏联解体20.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欧盟成立,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不结盟运动组织不断扩大……结合以上史实,我们可以判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 )A.大国力量保持均衡B.群雄并起C.“一超多强”D.军事政治集团不断涌现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非选择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20分,共5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材料二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8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即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提取材料中的信息概括)(4分)(2)下面表格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大事,请根据所给信息,完成下表:(4分)大事件主要领导人革命的性质主要历史意义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孙中山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新民主主义开端(3)你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大事件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6分)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日两国)同意在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各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任何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1972年9月29日中日《联合声明》材料二 中日双方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任何一方都不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或其他任何地区谋求霸权,并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1978年8月12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日两国建立“持久的和平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成为中日两国处理外交关系的基本准则?(4分)8(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比中日《联合声明》在内容上有什么重要发展?这一规定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6分)(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日《联合声明》和《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6分)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大国崛起,欧洲各国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急剧下降,西欧的一些领导人迫切感到必须加强西欧各国间的合作以防止走下坡路,沦为美国的附庸。此外,西欧在美苏冷战对峙的局势下,十分担心苏联的扩张,希望各国联合以保证自身的安全,提高西欧的国际地位。材料二 (我们)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替代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用创建一个经济共同体的方式,为在长期以来被血腥的冲突分割的各族之间建立一个广泛而自主的共同体打下根基,并为建设能够指出未来各族共同命运的具体机构奠定基础。——《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前言》8材料三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何传启提出了一个战略设想,简称为“和平鸽”战略。“和平鸽”战略的基本结构是:“和平鸽”的身体前部是亚洲国家联合会(待建),东翼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西翼是亚欧经济合作组织(亚欧会议的升级),身体后部(南方)是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国家,联合国是“和平鸽”的头部。“和平鸽”的地理概念结构如右图所示。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4分)(2)概括材料二的核心思想,简述欧洲一体化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大影响。(6分)(3)材料三“和平鸽”战略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什么特点?请举出两个实例,说明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加强与世界各国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0分)【答案解析】期末检测卷(二)1.B [尊祖敬宗是宗法制的历史影响在当今社会的表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2.A3.A [材料的含义是殿阁大学士的职权与前代的宰相是不能相提并论的。]4.D [题干中的话从特点上看应出自义和团某位坛主之口。“草木化成兵”说明其落后愚昧,“灭洋人”之语表明其反帝的立场。]5.D [《天朝田亩制度》的绝对平均主义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86.C 7.D 8.A9.D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属于间接民主制,“人民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10.C [注意题中提供的关键信息:“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强调国共内战的爆发有一定因素的限制。A项是在1924年初,会议召开后,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B项是在1936年底,说明当时国共两党为即将实现的国共第二次合作铺平了道路;C项是在1945年10月,双方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D项是在1949年,在解放战争的最后阶段,国共合谈达成《国内和平协定》,但最终国民党政府未在协定上签字。C项正确。]11.A12.D [“化敌为友”是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跨洋握手”指中美关系正常化;“三分天下”指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理论。这些都是七十年代的中国外交内容。]13.C [本题是对美国总统产生方式的考查。美国政权体现的是三权分立原则,总统不由议会产生,而是由选举人选出,对选民负责。]14.C 15.C 16.D 17.D18.B [马歇尔计划是美国运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的措施,苏联的相同反制措施是成立“经互会”。]19.C 20.C21.(1)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反封建反侵略;民主和独立。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大事件主要领导人革命的性质主要历史意义洪秀全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帝爱国运动(3)启示:①不同阶级的斗争是推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不断深入的动力;②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③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避免了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的命运。22.(1)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原因: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2)发展:由不应谋求地区霸权发展为不在任何地区谋求霸权。意义:有利于约束霸权主义,促进亚洲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3)意义: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有利于推动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有利于促进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23.(1)原因:二战后欧洲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下降;美、苏势力在欧洲急剧扩大。(2)以经济合作代替军事对抗。西欧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冷战结束后成为“一超多强”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力量;西欧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冲击美国的霸主地位,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美、西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3)特点:①中国正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②中国正积极致力于新型的区域合作。8实例:①中国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发挥了积极作用;②中国十分重视发展与东盟的关系;1997年为缓和东盟经济危机作出了重大贡献;③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如2022年中国领导创立上海合作组织。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的“欧洲各国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急剧下降”“沦为美国的附庸”“担心苏联的扩张”概括回答即可。第(2)问回答第一小问的关键是弄清材料表达的意思,由“融合替代……对抗”“用创建一个经济共同体的方式……建立……共同体……”可知材料的核心思想是“以经济合作代替军事对抗”;回答第二小问要注意提示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欧洲政治地位提升、经济实力增强等角度阐述欧共体成立的影响。第(3)问根据设计说明: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促进区域合作,就能概括出特点。实例与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新时期的外交回答即可。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