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2022-202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梁启超在谈到太平天国时说:“洪秀全之失败,原因很多,最重大的是他那种‘四不像的天主教’做招牌,因为这是和国民心理最相反的”。他认为太平天国A.拜上帝教与传统思想相对立B.阻碍了近代民主化的进程C.混淆西方文明与宗教的界限D.信仰危机无法支撑其政权2.陈独秀在《资产阶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中指出:“……辛亥革命本身的性质,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而非民族革命。”对“非民族革命”正确理解是A.没有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B.反封建的不彻底性C.革命纲领带有排满特征D.领导阶级的软弱性3.《蒋总统集》记载“国民党党员成分中,70%以上是工农,20%以上是小资产阶级。”这一状况可能出现的年份是A.1921年B.1925年C.1939年D.1948年4.“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下列表述跟这首歌密切关联的是A.中日民族矛盾开始成为主要矛盾B.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狂妄计划C.抗战后中国取得的首次大捷D.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大规模战役5.某文件明确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份文件应该是A.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B.《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6.“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曾经遭受过,而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当时的讲话强调A.高瞻远瞩、求同存异B.反殖反霸,互相支持C.理解尊重、消除分歧D.和平共处、避免猜疑7.右图是北京王府井大街“四联”理发馆的场景图。图中对联是“-8-\n剪刀不留情专截牛仔裤,推子要革命去你阿飞头。横批:兴无灭资”。这说明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存在障碍B.阶级斗争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C.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D.“文革”期间仍存在个体私营8.1930至1936年我国共入超32亿海关两,占近代入超总值45%,造成这一时期入超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抗战时期需大量进口军事物资B.长期内战生活资料依赖进口C.经济危机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D.国民经济建设引进机器设备9.洋务运动的产生是为了“继续镇压中国各族人民的武装起义,是用外国资本主义的技术巩固封建统治”;官僚地主开办的工厂是“资本主义国家军需工业的附庸,充分表现了半殖民地的性质”。这一观点表明作者A.站在文明演进的角度 B.站在近代化的角度C.站在地主阶级的角度 D.站在革命者的角度10.下图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C到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C.国民经济的调整 D.“文化大革命”的开展11.中共“八大”-8-\n报告指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对所有商品,将实行按质分等论价办法,不仅不会破坏国家的统一市场,相反地,将会对国家的统一市场起有益的补充作用。由此可见,这个报告A.有效纠正了公社化运动的失误B.全面总结一五计划的建设经验C.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D.针对苏联经济模式的有效反思12.“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机,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就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该是A.鸦片战争中的新思想代表B.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C.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D.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知识分子代表13.《四库全书总目》说:“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逾前古,其议论夸作迂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材料反映A.主张选择性地学习西方文化B.正确认识了东西方文化的优劣C.主张渐进式地变革中国文化D.“华尊夷卑”的观念彻底改变14.胡适之《历史的文观念论》主张:戏曲应“废唱而归于说白”,刘半农在《我之文改良观》提出:“一人独唱,二人对唱,二人对打,多人乱打:中国文戏、武戏之编剧,不外此十六字”。这反映出A.白话文革命侧重于戏曲领域B.传统戏曲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C.胡适等人对传统戏曲态度激进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否定15.在雅典城邦,公民个人虽然可以在民众大会上提出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律或提出新的议案,但若这种提议得不到通过的话,则将被起诉为不法行为,提议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之虞。这表明A.公民大会只注重公民形式上的民主B.雅典人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C.雅典城邦的司法程序十分严肃缜密D.雅典公民的言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16.列宁在《四月提纲》中写道:“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这种思想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列宁认为这两种政体A.统治方式不一样,代议制政权机构不适合俄国国情B.有质的差别,前者代表资产阶级,后者代表无产阶级C.俄国革命形势需要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D.前者已过时,俄国革命正在向社会主义阶段过渡-8-\n17.普罗塔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主张“以人学对抗神学”,康德强调“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可见A.民主法制是人类的共同诉求B.社会中功利主义色彩浓厚C.人们逐渐摆脱了宗教的束缚D.人们对自由事业的不懈追求18.新浪潮电影产生于1958年的法国,一经出现即风靡全球。这类电影刻意描绘现代都市人的处境、心理与爱情,主张即兴创作,大多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这种现象反映了人们A.对“理性王国”的失望B.对社会问题的典型再现与剖析C.对时代的困惑和迷茫D.对工业化带来的精神满足19.17世纪和20世纪两位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和爱因斯坦,他们在科学史上有着相似的贡献,这就是A.以科学精神批判天主教神学 B.用实验方法验证科学理论C.将“变化”观念引入科学领域 D.用数学方法描述物质运动20.苏联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迫使民族地区搞单一经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如阿塞拜疆发达的石油业、旅游业和棉花生产业的主要收入都归国家所有,且失业率很高。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苏联工业化建设A.部门失衡,未形成完整体系 B.区域分工与经济专业化C.强调国家利益忽视地方利益 D.高度集权漠视民生改善 21.下图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数量的变化示意图,该示意图表明A.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世界经济体系化发展方向B.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话语权逐渐增强C.发达国家在新的世界经济体系中仍占主导地位D.该组织成为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最主要支柱22.20世纪50年代,美国为同苏联争夺第三世界国家实施了“第四点计划”(也称“技术援助落后地区计划”,是“马歇尔计划”的补充),但该计划在拉美的实施效果不佳。这反映出A.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受到挑战 B.美国重视拉美国家经济发展C.拉美各国经济的独立性增强 D.苏联在拉美的势力超过美国-8-\n23.“这种经济危机特别难以应付,用紧缩性财政金融政策医治通货膨胀,就会使生产停滞,失业增加;用赤字财政政策医治生产停滞,增加就业,又加剧通货膨胀。”美国结束这种状态主要借助于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B.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C.高新技术的强力推动D.成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24.一位欧洲著名学者指出:“我们已经很难从传统的观点来看欧洲是否算是统一。从形式上来看是没有,如果从实质内容来看,他们已经有了共同的认同。统一的国家要做的事,他们不已经在做了吗?而且做得比主权国家还好”。此学者的核心主张是A.建立政治、军事一体化的欧洲B.欧盟是超越主权国家的区域实体C.建立经济全球化对欧洲更重要D.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正确潮流25.有学者认为:苏联和东欧模式的失败主要是因为国有化与中央集权等传统方式无法化解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危机(石油危机、高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以美元为基准货币的固定汇率制度的失调等)。该观点反映出A.全球化趋势对各国经济模式具有制约作用B.经济体制改革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C.外部环境对本国经济发展模式起决定作用D.中央集权体制和国有化政策阻碍世界经济发展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8分,第27题20分,第28题12分)26.(18分)青岛啤酒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该公司的发展几乎浓缩了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03年,通过德意志银行募集了40万墨西哥银元的股本金,香港盎格鲁·日耳曼啤酒公司的德国商人与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当时青岛被德国占领,英德商人为适应占领军和侨民的需要开办了啤酒厂。其生产设备、原材料从德国进口。该厂产品1906年即在慕尼黑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材料二 1947年6月14日,“齐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从行政院山东青岛区敌伪产业处理局将工厂购买,定名为“青岛啤酒厂”。工厂的主要管理人员从厂长到各主要生产部门配备的负责人和技师都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在生产和工艺技术问题的处理上由专业人员负责确定。1978年,青岛啤酒首次进入美国市场……在有几十种国外啤酒激烈竞争的美国市场上,青岛啤酒以其较高的品质、独特的风味加之美国代理的大力促销宣传,终于巩固了在美国的销售市场。-8-\n1979年以后,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工厂的活力日益增强,基本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工厂大规模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技术装备。1981年,在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关怀下,国家计委、进出口委、财政部批准投资4551.62万元,进行10万吨扩建工程,于1986年8月竣工投产;1986年的产量在全国啤酒行业里首先突破10万吨。材料三 90年代初,通过与另外3个工厂的联合,成立了股份制公司,青岛啤酒厂也更名为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27%的股份被美国的安海斯-布什公司持有,2022年英博集团购并安海斯-布什,中国商务部反垄断局于11月18日决定附条件批准购并。1993年7月,青岛啤酒H股在香港上市,是中国第一家内地在港发行H股上市的企业,1996年3月7日,青岛啤酒向美国发行一级存股证(ADR)获美国证券及交易委员会批准正式开始交易。――上述材料均引自百度搜索(1)依据材料一分析青岛啤酒厂的性质并分析其创建的原因。(6分)(2)依据材料二判断青岛啤酒厂发展的原因。(4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90年代以来青岛啤酒厂进行了哪些战略调整并说明其历史背景。(8分)27.(20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865年时,欧洲人在非洲修建的铁路里程仅为760公里,1885年达到7030公里,1913年时,猛增到44309公里,其中英国修建的铁路长达27000公里。整个非洲大陆,通过密集的铁路网,被欧洲的殖民者牢牢控制着。——《罗得斯纵贯非洲的铁路梦》(2022年12月22日《国际金融报》)材料二 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汉口至上海航线的各轮船公司概况开办年国别公司船只(艘)吨位1875中国招商局458601887英国太谷、怡和7139221898日本大阪465811899德国瑞记、美最时55743材料三 轮船使商业贸易流通渠道发生了实质性变化,1881年进出汉口装运茶叶的远洋轮船有30艘,吨位达48670吨;汉口至宜昌轮运航线的出现,使货物运转日期缩短了一个月……-8-\n但是轮船不可能迅速而彻底的将传统木船挤出近代商品流通渠道,以1881年为例,汉口进出船只中,木船为250艘,吨位达41887吨;外国租赁木船为127艘,吨位达11289吨。武汉地区以土货进出口为主轴的市场,基本上依傍木船运输。 ——任放《近代两湖地区的交通格局》(1)材料一中铁路建设的发展直接受益于哪两项技术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运输格局出现的经济影响。(6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出这一时期长江航运业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8分)(3)依据材料三,指出19世纪末湖北航运业格局的变化,由此说明了什么?(6分)28.【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神宗时期整顿太学,创立三舍法,即将太分为上、内、外三舍,学生入后先编入外舍学习,定期试其行艺,优者依次升入内舍及上舍。外舍学生每年升舍考试,考试合格,尚不能直接升舍,还要参考平时的操行及学业成绩,凡列入一、二等者,才能升入内舍学习。内舍进行升舍考试,若成绩达到优平二等,再参考平时成绩及操行,才能升入上舍学习。上舍学生学习两年,期满进行毕业考试,由政府派员主考,学官不得参与。成绩评定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试”。后来,武学、算学及地方官学等,大都仿照太三舍法,考试、升补,悉如太学。——摘编自苗春德《宋代教育》材料二1932年,国民政府公布《中小毕业会考暂行规定》,引起了极大的争论。教育部长朱家骅说:会考“可以检查一般学生程度是否提高”,“会考制度,并非用以使任何学识突出之学生得一荣誉,实为考查学校成绩之另一方法”。陶行知说:“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不必教,甚而至于必不教”,“在学生们赶考的时候……把中华民族的前途赶跑了”。还有人著文说太死知识不合教育原理,不利学生健康。1936年,教育部令各省教育厅、局,将原依学生会考成绩计算成绩办法改为仅发表参加会考学校名单,重申对毕业生之操行及体育成绩,各校应严加考核。——摘编自高奇《中国教育史研究·现代分卷》(1)根据材料一,归纳三舍法在考试制度方面的主要特点。分析三舍法对宋代教育的影响。(7分)-8-\n(2)根据材料二,回答国民政府公布会考规定所引起的争论的焦点是什么?概括争论双方的理由,争论的结果如何?(5分)【2022届高三文科历史期中考试答案】1-5DABBC6-10ABDDC11-15DBADB16-20DDCDC21-25ACCBA26.18分(1)外资企业。(2分)《马关条约》给予列强在华开办工厂的特权;适应占领军和侨民的需要开办;资金雄厚,规模大,技术先进。(4分)(2)由专业人员从事生产和经营管理;产品质量高、风味独特;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植(4分)(3)吸收国内外资金,建立股份公司;国内外股票交易所上市(4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4分)27.20分(1)突破:蒸汽技术不断完善;钢铁冶炼技术进步。(2分)影响:促进了工业化进程;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4分)(2)特点:列强在中国轮船航运业占据优势;英国居于首位;中国近代航运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4分,前两点二取一,每点2分)成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打开中国大门;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中国沿海沿江交通;洋务运动的推动。(4分,前两点二取一,每点2分)(3)远洋航运有所发展;轮船与木船既竞争又互补。(3分)说明:新式交通工具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工业化是历史的重要趋势;社会转型艰难。(3分)28.12分(1)特点:升舍实行定期考试且与平时成绩及操行考核结合;毕业考试实行教考分离;毕业考试成绩等级与官员选拔直接挂钩。(4分)影响: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和选拔人才;有助于完善校教育管理制度。(3分)(2)会考的利弊。认为有利者:可以检查生习水平;考查校办业绩。认为有弊者:是应试教育,不利国家发展;不合教育原理,不利生健康。教育部对会考办法作出调整。(5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