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寒假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嶙峋xūn丘壑hè秀颀qí络绎不绝yìB.要塞sài罅隙xià狼藉jí不折不挠náo C.濒临pín轩榭xiè婆娑suō藏污纳垢ɡòuD.仲裁zhònɡ俯瞰kàn踌躇chú惟妙惟肖xiā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开垦诚惶诚恐为富不人眼花缭乱 B.暮年 正襟危坐无动于衷因地制宜 C.遒劲 抑扬顿挫 摩肩接踵巧妙绝轮 D.雕镂 妙手偶得自出新裁振聋发聩3.古诗文默写。(8分)(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2)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及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古典诗歌一如陈年佳酿,芬芳了四季,诗意了人生。花草渐迷离,崔颢的《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明朗秀美、草木争荣的风光;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花草欣欣向荣传达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1)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我县举办了“传承经典感悟人生”为主题的读书报告会,你将作为中学生代表,为大家推荐《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请结合书籍相关内容写一份推荐词。(2)鲁迅评价《昆虫记》是“一本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请你结合具体内容从“有趣”和“有益”两方面中任选其一,说说你的理解。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中国书法的中和之美表现在结构上,讲究疏密、向背、奇正等的辩证统一。字形小的,笔画要伸展开去,变小为大;字形大的,①,变大为小;疏的字,点划要肥,可化疏为密;密的字,点划要瘦,②。经过这样的处理就消除了由于字形本身所造成的大小悬殊,疏密不均的毛病,而取得整体的和谐统一之美。6.学校开展“走近经典阅读,走近书籍”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8分)材料一八年级语文第6页(共6页),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仰望夜空,你吟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流淌一份乡情;送别友人,你脱口而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传递一份旷达。可见,体悟经典之美是经典作品的功能之一,阅读经典作品可以把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融入到我们的基因里。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不想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传统文化的典范性文本,是继承传统的一种极佳方式。然而,经典作品的功能又不止于继承传统文化。就个人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受文化濡染比较多的人和受濡染比较少的人,其气质是截然不同的。所以说,经典作品的又一个功能就是使阅读者经历文化濡染,发生气质的变化。材料二1月8日下午,实验中学“品读经典,放飞青春”经典诵读比赛在学校报告厅举行。根据参事作品的内容,比赛分为“传承”“跨越”“展望”三个篇章。形式包括学生朗诵、师生合诵等。共21个参赛节目和2个表演节目。比赛节目精彩纷呈,师生合作的朗诵《诵读中华经典,传承华夏文明》获得“最佳风采奖”。本次比赛由学校团委主办。部分学生家长应邀观看了比赛。材料三学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10万册图书,在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图书状况完好无损损坏较轻损坏较重损坏严重图书数目(册)20000250004000015000(1)请阅读材料一,概括出经典作品的功能。(2分)(2)材料二是一则关于学校活动的新闻,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2分)(3)请根据材料三反映出来的情况,写出两点结论。(4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6分)我的启蒙老师①5岁那年,娘牵着我去报名,学校不收,我就抱住教室的桌子腿哭,老师都围着我笑,最后就收下了,但不是正式学生,是一年级“见习生”。娘当时要我给老师磕头,我跪下就磕了,头还在地上磕出了响声。②那个女老师倒把我抱起来,我以为她要揪我的耳朵了,那胖胖的、有着肉窝儿的手一捏,却将我的鼻涕捏去了。③因为学校教室少,我们是一年级学生,寺庙的大院里没有我们的座位,只好就在院外的一家刘姓祠堂里上课。在这个祠堂内,我坐了两年,老师一直是一个女的,就是捏我鼻涕的那个。老师长得很白,讲课的声音十分好听,每每念着课文,就像唱歌一样。我从来没有听到过她这么好听的声音,开头的半年时间里,几乎没有听懂她讲的是什么,每一堂课却被她的声音陶醉着。所以,每当她让我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我一句话也答不出,她就说:八年级语文第6页(共6页),“你真是个见习生!”见习生的事原先同学们都不知道,她一说,大家都开始小瞧我了,以后干什么事,他们就朝我伸小拇指头,还要在上边呸呸几口,再说一句:“哼,你能干什么?你真是个见习生!”我们为此打过几次架。④娘后来狠狠地揍了我一次,罚我一顿不准吃饭。老师知道了,寻到我家,向我和娘做了检讨,说是她的不对,问我是不是听不懂课。我说:“我光听了你的声,你的声好听!”她脸红红的,就笑了。从此,我就下了决心,一定不落人后,老师对我格外好起来,她的声音还是那么好听,但一下课,就来辅导我,惹得同学们都眼红起来。⑤一年级学完后,老师对我说:“你年纪小,不让你升级。”我当即就吓哭了。老师却将我抱起来,说她是哄我,宣布我再也不是见习生了。我一高兴,就叫她“姨姨”,叫完就后悔了。她却并没有恼我,还拧了我的嘴一下,她笑了。我也笑了。⑥下午她拿着成绩单到我家,向娘夸我乖,学习进步快,娘给她打荷包蛋吃。我便大胆起来,说:“老师你的声音好听,你能给我唱个歌吗?”她就唱起来,腮帮上深深显出两个酒窝,唱完就咯咯的笑。⑦我那时最爱语文,尤其爱造句,每造一句都要写得很长,作业本就用得快。后来,就常常跑到黄坡下的坟地,捡那死人后挂的白纸条,回来订成细长的本子。但是,句子造得长,好多字不会写,就用白字或别字替着,同学们都说我是错别字大王,老师却表扬我,说我脑子灵活,每一次作业都批“优秀”,但却将错别字一一挑出。让我改写三遍。⑧从一年级到二年级,我的父亲一直在外地工作,娘要给父亲去信,总是拿着几颗鸡蛋来求老师代写,教师硬是不收鸡蛋,信还写得老长。到了二年级下半学期,她说:“你现在能造句了,你怎么不学着给你父亲写信呢?”我说我不会格式,她说:“你家里有什么事情,你就写什么,不要考虑格式!”我真的就写起来,因为家里的事我都知道,都想说给父亲听,比如奶奶的病好转了,夜里不咳嗽了。娘的身体很好,只是唠叨天凉了,父亲的棉衣穿上没有。还有我学习很好,考试算术得了100分,语文得了98分,是因为一个字又写错了。信花了3天才写好,老师又替我改了好多错字,说:“以后到高年级做作文,或者长大写文章,你就按这路子写,不要被什么格式套住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熟悉什么就写什么,写清楚、写具体就好了。”我从那时起就记住了老师的话,之所以如今我还能写些小说、散文,老师当时的话对我影响很大。⑨这一年,我们上完了二年级。三年级学生可以到寺庙的大院里去上课了,我们都很高兴。寒假里,同学们都去挖药、砍柴卖钱,商量春节给老师买些年画拜年。到了腊月三十中午,我们就集合起来,去找老师,但是,老师却不在。问校长,原来她调走了,我们都哭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到我的那位老师,每每想起来,心里就充满了一种深深的惆怅。(作者:贾平凹。有删改)7.本文主要写了“我”与“启蒙老师”之间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8.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A】她却并没有恼我,还拧了我的嘴一下,她笑了,我也笑了。【B】每一次作业都批“优秀”,但却将错别字一一挑出,让我连做三遍。9.文中的“启蒙老师”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分)八年级语文第6页(共6页),10.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结尾“每每想起来,心里就充满了一种深深的惆怅”这句话的理解。(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共12分)病毒疫苗①疫苗诞生于19世纪,法国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将狂犬病病毒经过人工减毒处理,使其不再能够伤害人类,但仍能刺激人类免疫系统产生对病毒的抗体,成功治愈了感染狂犬病的患者。这种减毒活疫苗开启了人类的病毒疫苗研发道路,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传染病之一天花,正是因为疫苗的诞生而被消灭。但是,现阶段的病毒疫苗多存在明显的缺陷。目前广泛使用的疫苗主要包括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前者在灭活过程中,病毒的蛋白质结构会发生改变,因此疫苗的免疫原性有限。此外,病毒拥有极快的突变速率,如果入侵人体的病毒发生突变,体内灭活病毒产生的“旧”抗体就难以中和这些“新”病毒,这种现象被称作“免疫逃逸”。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更好,却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②在美国,运用遗传密码扩增技术制备的活病毒疫苗已经投入使用。此类疫苗的制备原理是,将病毒的一个基因片段切除,使病毒能够正常地感染人体,但失去复制能力。活病毒疫苗拥有强大的免疫能力,不过,该方案所需的工艺较为复杂。对于每一种病毒,研究人员都需要通过大量研究,从动辄几十万个基因中找出待切除的目标基因,因此成本高且不具有普适性。那么,是否可以采用更加高效的方法制备活病毒疫苗呢?③大多数病毒都是RNA病毒,即其遗传物质是RNA。病毒的信使RNA(mRNA)负责合成蛋白质,其中三个相邻的碱基构成一个密码子,病毒通过密码子的序列合成蛋白质并完成复制。而在这些密码子中,有一类特殊的终止密码子,它们的作用是终止蛋白质的合成。这类特殊的密码子成为活病毒疫苗研制的突破口。④北京大学周德敏教授和张礼和院士团队研制出了具有完整病毒结构并能快速制备的活病毒疫苗,该成果或将普遍适用于几乎所有病毒,因此有可能成为病毒疫苗领域的革命性突破。⑤周德敏介绍说,他们在(甲型)流感病毒的信使RNA中引入了一个终止密码子,并保留病毒的完整结构。这样,保留了感染性的病毒进入人体后,可以激活人体细胞的全部免疫反应,但由于终止密码子的存在,病毒无法进行蛋白质翻译,因而失去复制能力。⑥研究团队的动物试验取得了成功,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既然经过改装的病毒无法在体内复制,这种活病毒疫苗又如何大量制备呢?周德敏说,该研究的核心,就是他们自主研发的疫苗“生产工厂”——位于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病毒包装细胞系。“终止密码子相当于给病毒上了一把锁。想要将锁打开,让病毒恢复自我复制能力,需要三把钥匙同时发挥作用:非天然氨基酸、与这类氨基酸匹配的转运RNA(tRNA)以及tRNA合成酶。在人体中,这三把钥匙都不存在。只有在我们自主研制的细胞系里,病毒才会开启复制开关。”周德敏介绍道。通过该设备,在正常细胞内无法复制的病毒疫苗得以高效地批量生产。八年级语文第6页(共6页),⑦一个令人颇为震撼的数字对比是,1000个正常的流感病毒足以导致一只小鼠死亡,而在该试验中,研究者用一亿个含终止密码子的病毒感染小鼠,小鼠仍能保持健康。⑧在动物试验中,此类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均得到了验证。尽管目前的动物试验十分成功,但周德敏表示,他还不清楚针对该项目的临床试验何时能够得到批准。“因为这是一项全新的研究,政府机构需要对此保持慎重的态度。或许将来的临床试验会出现新的问题,现在还难以判断。”(作者:吴非。有删改)11.第①段介绍了关于疫苗的哪两个方面内容?(4分)12.文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一个令人颇为震撼的数字对比是,1000个正常的流感病毒足以导致一只小鼠死亡,而在该试验中,研究者用一亿个含终止密码子的病毒感染小鼠,小鼠仍能保持健康。13.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出好的病毒疫苗应具备哪些特征。(4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17题。(共10分)(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三峡》)(二)江水又东,历荆门、虎牙之间,荆门在南,上合下开,暗彻山南,有门像虎牙,在北,石壁色红,间有白文,类牙形,并以物像受名。此二山,楚之西塞也。水势急峻,故郭景纯《江赋》曰:虎牙桀竖①以屹崒②,荆门阙竦而盘薄③,圆渊九回以悬腾,湓④流雷呴⑤而电激者也。(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注释:①桀竖:像小木桩一样竖立。②崒:险峻。③盘薄:宏大而雄伟。④湓(pén):水涌溢。⑤呴(hǒu):轰鸣。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1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6.语段(一)中三峡的山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2分)八年级语文第6页(共6页),17.语段(一)引用渔歌和语段(二)引用郭景纯的《江赋》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共4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8.清代文学家黄培芳认为诗的颈联妙处在于“‘直’‘圆’二字极锤炼,亦极自然”。你觉得这两个字好在哪里?(2分)19.“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借“蓬”“雁”两种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四、作文(50分)20.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________让我走出困境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2)生活是很奇妙的。外在的人和事可能让我们发生改变,一句话、一本书、一堂课、一次旅游、一次交流……都可能在我们心中埋下某颗种子,让我们心灵的原野上生长出粗壮美丽的大树;同样,我们也在不经意间改变着别人,一句暖言、一次鼓励、一次合作、一次帮忙……都可能在他人心中埋下善意的种子,让他人的心灵原野绿树成荫。请以“就这样,种下一颗种子”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八年级语文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