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比努力和聪明更重要的是习惯 迈入中学,就意味着进入了人生的第一‘战场’,拼努力,总有人比你更努力;拼方法,老师对每位同学都会毫无保留;拼资源,网络时代获得最优学习资源的机会几近均等,此时唯有‘习惯’才是你能长期掌控和改变的,也只有它才能最终决定你在这次‘战场’中的‘胜负’。今天,我们一起分享四个习惯。1.常设小目标 小目标可变性很强,对学习成绩起着关键作用,却恰好是很多同学所忽略的。小目标不会让我们吸收到多少知识量,却能不知不觉中让你的自控意识变得越来越强。能管住自己,也就挡住了学习上各种的负面干扰,那些‘大目标’也才会更接地气,这就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课前要预习 预习有两个目的:一是高效利用时间。二是获得心理上的优势。虽然在同一间教室,同一时刻,老师从同一个点开始讲,但是,每一位同学的起点是不一样的。如果具备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就有了先发优势。3.纠错三步骤 良好的纠错习惯应该包含三步骤:, 1)就题论题,改正错题本身 这是纠错的基本功课,但这只是开始,不是结束。而大多数同学认为到此结束,因此,笔记、错题本一大摞,但是同样的错误还是反复犯。那是因为纠错还缺下面两步。 2)就题论心,纠正自己的思考模式 对同一类型的错误第二次犯错误时,就要提高警惕了,此时不要光是纠正解答过程,更要反观:我是通过怎样的思考路径走上了这条错误之路的?比如对于“审题不清”,就必须慢下来捕捉到自己“急于求成”的心理,加以反思,下次才可能够有效拦截此心理,那么这道错题才算纠正的比较彻底,否则“审题不清”的错误就会阴魂不散。 3)就题论师,模拟出题者心理 前两步都完成了,还不能代表学生对此题研究的透彻,应该让他跳出题目本身,进入出题者角色,揣摩其出题意图,考什么知识点?难在哪里?他是如何将这些点体现在题目中的?此时,一道题的来龙去脉都被看得清清楚楚,下次要再犯错,那就是难上加难了。 此时,一道题的来龙去脉都被看的清清楚楚,下次再要犯相似的错误,恐怕很难。4.养成阅读习惯, 有这样一名学生,他的成绩并不突出,父母也没有给他报任何课外学习班和特长班,只是给了他一张图书馆的借阅卡,让他在课余时间一本接一本地读。虽然学习成绩不突出,但做事积极上进。高中毕业的时候,他以很好的SAT成绩被国外的一所名校录取。男孩假期没有回国,在那边攻读暑期学分,提前完成了学业,进行了下一步深造。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那就应该静下心来好好读书,学他人智慧,品他人精彩,长自己见识。 同学们,好习惯成就好人生,让我们在青春年时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成就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