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区域环境对发展的影响一、单项选择题(2022·北京清华附中调研)四川盆地的中江县觉慧村是个以制作“中江挂面”闻名的小山村。中江挂面主要是“手工制作,天然晾晒”,需要较好的天气条件。自明清时期开始,家家户户手工制作挂面,天然晾晒,挂面细如丝,口感与营养俱佳。每年中秋至来年三月是做挂面的最佳时期。历史上全盛时期,挂面作坊林立,产量很大,销往鄂、湘等省。据此完成1~3题。1.地处稻食文化区的中江县觉慧村,被称为“挂面村”的主要原因是( )A.历史原因B.饮食习惯C.盛产小麦D气候原因2.每年中秋至来年三月是做挂面的最佳时期,主要原因可能是( )A.销量大,适逢销售旺季B.原材料丰富,水质最好C.光照温度适宜,空气湿度小D.劳动力丰富,空闲时间多3.历史上全盛时期,觉慧村“中江挂面”销往鄂、湘等省的运输方式主要是( )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内河航运D.海洋运输(2022·株洲模拟)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将这四块命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据此回答4~6题。4\n4.“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分界线是( )A.“银色中国”与“金色中国”以冈底斯山为界B.“金色中国”与“黄色中国”的界线包括巫山C.“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有秦岭D.“银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界线是贺兰山5.关于各区域某些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黄色中国”—一年四季常绿B.“金色中国”—高寒C.“绿色中国”—一年两熟到三熟D.“银色中国”—伏旱6.各色分区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黄色中国”—海拔所致B.“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C.“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D.“银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在中国最美乡村——江西婺源,有一古村落,其房屋坐落在海拔500米的山崖,梯田环绕,从祖辈起就在屋顶上用竹匾(一种器具)晾晒作物。每当日上山头,老式民居与晒架上丰收成果组成一幅古村秋画,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篁岭晒秋”,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题。7.形成“篁岭晒秋”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阳光充足B.地形崎岖C.河网密布D.动植物资源丰富二、综合题4\n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荷兰与江苏省地理位置的异同。(2)荷兰和中国的江苏省都经历了从围海造田到退耕还海的过程。分析说明两地围海造田和退耕还海的共同原因。4\n答案精析1.A 2.C 3.C [第1题,自明清时期开始,说明被称为“挂面村”的主要原因是历史原因,A对。第2题,每年中秋至来年三月是做挂面的最佳时期,主要原因可能是光照温度适宜,空气湿度小,适宜晾晒挂面,C对。第3题,结合历史时期和地理位置,长江的内河航运符合,C对。]4.C 5.C 6.B [第4题,“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分别是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其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C项正确。第5题,“绿色中国”是我国南方地区,纬度低,气温高,熟制是一年两熟到三熟。C项正确。第6题,图中①“金色中国”,多沙漠,呈金色;②“银色中国”(青藏高寒区)高寒积雪呈银白色;③“绿色中国”(南方地区),植被四季常绿;④“黄色中国”黄土广布。据此判断“各色中国”形成原因,B项正确。]7.B [江西婺源由于地形崎岖,平地少,从而使得当地居民屋顶上用竹匾(一种器具)晾晒作物,形成了图中“篁岭晒秋”现象,也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8.(1)相同点: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北温带)、亚欧大陆的沿海地区。不同点:荷兰位于欧洲,西临大西洋(北海);江苏省位于亚洲,东临太平洋(黄海)。(2)围海造田可以解决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扩大耕地面积或陆地面积)。退耕还海可以增加湿地(滩涂)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