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高考生物5年高考真题精选与最新模拟专题07生物的变异与进化【2022高考真题精选】1.(2022江苏高考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C.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2.(2022天津高考2)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油菜有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H和h,G和g)控制菜籽的芥酸含量。下图是获得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的技术路线,已知油菜单个花药由花药壁(2n)及大量花粉(n)等组分组成,这些组分的细胞都具有全能性。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②两过程均需要植物激素来诱导细胞分化B.与④过程相比,③过程可能会产生二倍体再生植株C.图中三种途径中,利用花粉培养筛选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的效率最高D.F1减数分裂时,H基因所在染色体会与G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联会56\n3.(2022广东高考6)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成功替代了酵母菌的第6号和第9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得到的重组酵母菌能存活,未见明显异常,关于该重组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还可能发生变异B.表现型仍受环境的影响C.增加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D.改变了酵母菌的进化方向4.(2022海南卷24)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A.发生了染色体易位B.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C.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D.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56\n5.(2022海南卷23)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D.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6.(2022上海卷)29.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l,则A基因的频率和F1中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A.30%,2l%B.30%,42%C.70%,2l%D.70%,42%7.(2022上海卷二)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10分)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全球抗药性杂草的发生呈上升趋势。56\n35.目前全球已有。188种杂草中的324个生物类型对19类化学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所谓“生物类型”是指________。A.品种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C.遗传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36.抗药性杂草生物类型数量的增加,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A.气候变化B.化肥使用C.耕作措施变化D.除草剂使用37.研究证实,杂草解毒能力增强是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的主要机制之一。从种群水平分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A.种群内的基因突变加快B.种群内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C.种群内形成了生殖隔离D.种群内的基因突变朝着抗药性发展38.相对于抗药性杂草生物类型来说,对除草剂敏感的为敏感性生物类型,那么在原来没有除草剂使用的农田生态系统中,抗药性生物类型个体数量与敏感性生物类型个体数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A.无敏感性个体B.抗药性个体多于敏感性个体C.无抗药性个体D.敏感性个体多于抗药性个体39.抗药性杂草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严重威胁。下述几种策略中,可有效延缓抗药性杂草发生的是________(多选)。A.机械除草B.除草剂交替使用C.人工除草D.提高除草剂使用频率56\n8.(2022江苏高考28)科学家将培育的异源多倍体的抗叶锈病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育成了抗叶锈病的小麦,育种过程见图。图中A、B、C、D表示4个不同的染色体组,每组有7条染色体,C染色体组中含携带抗病基因的染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56\n(1)异源多倍体是由两种植物AABB与CC远源杂交形成的后代,经方法培育而成,还可用植物细胞工程中方法进行培育。(2)杂交后代①染色体组的组成为,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个四分体,体细胞中含有条染色体。(3)杂交后代②中C组的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易丢失,这是因为减数分裂时这些染色体。(4)为使杂交后代③的抗病基因稳定遗传,常用射线照射花粉,使含抗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接到小麦染色体上,这种变异称为。56\n9.(2022北京高考30)在一个常规饲养的实验小鼠封闭种群中,偶然发现几只小鼠在出生第二周后开始脱毛,以后终生保持无毛状态。为了解该性状的遗传方式,研究者设置了6组小鼠交配组合,统计相同时间段内繁殖结果如下。(1)己知Ⅰ、Ⅱ组子代中脱毛、有毛性状均不存在性别差异,说明相关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2)III组的繁殖结果表明脱毛、有毛性状是由 基因控制的,相关基因的遗传符合 定律。(3)Ⅳ组的繁殖结果说明,小鼠表现出脱毛性状不是 影响的结果。(4)在封闭小种群中,偶然出现的基因突变属于 。此种群中同时出现几只脱毛小鼠的条件是 。(5)测序结果表明,突变基因序列模板链中的1个G突变为A,推测密码子发生的变化是 (填选项前的符号)。A.由GGA变为AGA B.由CGA变为GGAC.由AGA变为UGAD.由CGA变为UGA](6)研究发现,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小于突变前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推测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蛋白质合成。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蛋白质会使甲状腺激素受体的功能下降。据此推测脱毛小鼠细胞的_下降,这就可以解释表中数据显示的雌性脱毛小鼠_的原因。【答案】(16分)(1)常(2)一对等位孟德尔分离(3)环境因素56\n10.(2022重庆高考31)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8),通过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可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1)假设野生型青蒿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则野生型青蒿最多有 种基因型;若F1代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3/8,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 ,该F1代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 。(2)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 ,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3)从青蒿中分离了cyp基因(题31图为基因结构示意图),其编码的CYP酶参与青蒿素合成。①若该基因一条单链中(G+T)/(A+C)=2/3,则其互补链中(G+T)/(A+C)=。②若该基因经改造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CYP酶,则改造后的cyp基因编码区无(填字母)。③若cyp基因的一个碱基对被替换,使CYP酶的第50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成缬氨酸,则该基因突变发生的区段是(填字母)。56\n题难度适中。遗传中基础计算仍是教学重点。56\n11.(2022山东高考27)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所示。(1)正常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内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______,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是_____________条。(2)白眼雌果蝇(XrXrY)最多能产生Xr、XrXr、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的配子。该果蝇与红眼雄果蝇(XRY)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3)用黑身白眼雌果蝇(aaXrX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XRY)杂交,F1雌果蝇表现为灰身红眼,雄果蝇表现为灰身白眼。F2中灰身红眼与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从F2灰身红眼雌果蝇和灰身白眼雄果蝇中各随机选取一只杂交,子代中出现黑身白眼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4)用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为亲本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为“M”),M果蝇出现的原因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环境改变引起表现型变化,但基因型未变;第二种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突变;第三种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请设计简便的杂交试验,确定M果蝇的出现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结果预测:I.若,则是环境改变;II.若,则是基因突变;III.若,则是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56\n12.(2022广东高考28)子叶黄色(Y,野生型)和绿色(y,突变型)是孟德尔研究的豌豆相对性状之一。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1)在黑暗条件下,野生型和突变型豌豆的叶片总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见图10。其中,反映突变型豌豆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56\n(2)Y基因和y基因的翻译产物分别是SGRY蛋白和SGRy蛋白,其部分氨基酸序列见图11。据图11推测,Y基因突变为y基因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_和_______。进一步研究发现,SGRY蛋白和SGRy蛋白都能进入叶绿体。可推测,位点_______的突变导致了该蛋白的功能异常,从而使该蛋白调控叶绿素降解的能力减弱,最终使突变型豌豆子叶和叶片维持“常绿”。(3)水稻Y基因发生突变,也出现了类似的“常绿”突变植株y2,其叶片衰老后仍为绿色。为验证水稻Y基因的功能,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完善。(一)培育转基因植株:Ⅰ.植株甲:用含有空载体的农杆菌感染________的细胞,培育并获得纯合植株。Ⅱ.植株乙:________,培育并获得含有目的基因的纯合植株。(二)预测转基因植株的表现型:植株甲:________维持“常绿”;植株乙:________。(三)推测结论:________。56\n13.(2022浙江高考32)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A、a)、高杆和矮杆(基因为B、b)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有不抗病矮杆玉米种子(甲),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杆玉米,进行以下实验:取适量的甲,用合适剂量的γ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观察到白化苗4株、抗病矮杆1株(乙)和不抗病高杆1株(丙)。将乙与丙杂交,F1中出现抗病高杆、抗病矮杆、不抗病高杆、不抗病矮杆。选F1中的抗病高杆植株上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纯合二倍体的抗病高杆植株(丁)。另一实验表明,以甲和丁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一代均为抗病高杆。请回答:(1)对上述1株白化苗的研究发现,控制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DNA,因此该基因不能正常 ,功能丧失,无法合成叶绿素,表明该白化苗的变异具有 的特点,该变异类型属于 。(2)上述培育抗病高杆玉米的实验运用了 、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其中杂交育种技术依据的原理是 。花药离体培养中,可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芽、根获得再生植株,也可通过诱导分化成 获得再生植株。(3)从基因组成看,乙与丙植株杂交的F1中抗病高杆植株能产生 种配子。(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乙与丙植株杂交得到F1的过程。56\n14.(2022高考全国新课标卷31)一对毛色正常的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1)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性基因突变为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为。(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为,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为鼠,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56\n多只雌鼠(基因型为AA或Aa)交配后,不同窝的子代不同,若雌鼠为AA,后代全部为毛色正常鼠,若雌鼠为Aa,后代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比例是1:1。【考点定位】该题以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为出发点,结合基因突变,考查对遗传规律和生物变异分析应用能力,难度较低。15.(2022海南卷)29.(8分)无子西瓜是由二倍体(2n=22)与同源四倍体杂交后形成的三倍体。回答下列问题:(1)杂交时选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取其花粉涂在四倍体植株的______上,授粉后套袋。四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雌配子含有______条染色体,该雌配子与二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雄配子结合,形成含有______条染色体的合子。(2)上述杂交获得的种子可发育为三倍体植株。该植株会产生无子果实,该果实无子的原因是三倍体的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分裂。(3)为了在短期内大量繁殖三倍体植株,理论上可以采用____的方法。【2022高考真题精选】1.(2022年广东卷)25、最近,可以抵抗多数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引人关注,这类细菌含有超强耐药性基因NDM-1,该基因编码金属β-内酰胺酶,此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是(多选)56\nA、定向突变B、抗生素滥用C.、金属β-内酰胺酶使许多抗菌药物失活D、通过染色体交换从其它细菌获得耐药基因2.(2022年安徽卷)4.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131I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积聚在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A插入DNA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引起基因突变B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C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D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3.(11年重庆卷)4.2022年,在重庆武隆某地下洞穴的水体中发现了一种数量少、眼睛退化的“盲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黑暗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B.种群密度是限制盲鱼种群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C.洞内水体中溶解氧的增加将提高盲鱼种群的值D.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生物多样性间接使用价值答案:C56\n4.(2022广东卷)登革热病毒感染蚊子后,可在蚊子唾液腺中大量繁殖,蚊子在叮咬人时将病毒传染给人,可引起病人发热、出血甚至休克。科学家用以下方法控制病毒的传播。(1)将S基因转入蚊子体内,使蚊子的唾液腺细胞大量表达S蛋白,该蛋白可以抑制登革热病毒的复制。为了获得转基因蚊子,需要将携带S基因的载体导入蚊子的细胞。如果转基因成功,在转基因蚊子体内可检测出、和。(2)科学家获得一种显性突变蚊子(AABB)。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或B基因的胚胎致死。若纯合的雄蚊(AABB)与野生型雌蚊(aabb)交配,F1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F2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3)将S基因分别插入到A、B基因的紧邻位置(如图11),将该纯合的转基因雄蚊释放到野生群体中,群体中蚊子体内病毒的平均数目会逐代,原因是。毒的复制。所以群体中蚊子体内病毒的平均数目会逐代减少。56\n5.(2022浙江卷)以下为某家族甲病(设基因为B、b)和乙病(设基因为D、d)的遗传家系图,其中Ⅱ1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请回答:(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甲病的遗传方式,乙病的遗传方式为。I1的基因型是。(2)在仅考虑乙病的情况下,Ⅲ2与一男性为双亲,生育了一个患乙病的女孩。若这对夫妇再生育,请推测子女的可能情况,用遗传图解表示。(3)B基因可编码瘦素蛋白。转录时,首先与B基因启动部位结合的醇是。B基因刚转录出来的RNA全长有4500个碱基,而翻译成的瘦素蛋白仅由167个氨基酸组成,说明。翻译时,一个核糖体从起始密码子到达终止密码子约需4秒钟,实际上合成100个瘦素蛋白分子所需的时间约为1分钟,其原因是。若B基因中编码第105位精氨酸的GCT突变成ACT,翻译就此终止,由此推断,mRNA上的为终止密码子。56\n6.(2022年江苏卷)28.(8分)洋葱(2n=16)为二倍体植物。为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指数(即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的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如下:①将洋葱的老根去除,经水培生根后取出。②将洋葱分组同时转入质量分数为0.01%、0.1%秋水仙素溶液中,分别培养24h、36h、48h;秋水仙素处理停止后再转入清水中分别培养0h、12h、24h、36h。③剪取根尖,用Carnoy固定液(用3份无水乙醇、1份冰乙酸混匀)固定8h,然后将根尖浸泡在1mol/L盐酸溶液中5~8min。④将根尖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漂洗。⑤用石炭酸一品红试剂染色。⑥制片、镜检;计数、拍照。实验结果:不同方法处理后的细胞分裂指数(%)如下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清水培养时间(h)质量分数(%)时间(h)01224360.0l2410.7113.6814.1914.46369.9411.9913.5913.6256\n487.9810.0612.2211.970.1247.749.0911.0710.86366.127.879.989.81485.976.687.988.56请分析上述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步骤③中“将根尖浸泡在1mol/L盐酸溶液中”的作用是▲。(2)步骤⑥为了获得相应的观察视野,镜检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4)为了统计数据更加科学,计数时应采取的方法是▲。(5)根据上表结果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结论:①质量分数为▲秋水仙素溶液诱导后的细胞分裂指数较高;②本实验的各种处理中,提高细胞分裂指数的最佳方法是▲。(6)右面为一位同学在步骤⑥所拍摄的显微照片,形成细胞a的最可能的原因是▲。【2022高考真题精选】56\n1.(10福建卷)5.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169位赖氨敬交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甘氨酸:GGG赖氨酸:AAAAAG谷氨酰胺:CAGCAA谷氨酸:GAAGAG丝氨酸:AGC丙氨酸:GCA天冬氨酸:AAUA.①处插入碱基对G—CB.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C.③处缺失碱基对A—TD.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2.(10新课标)6.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B.花色基因的序列C.细胞的含量D.细胞的含量【答案】B56\n【解析】如果要检测是否是基因突变,那么就应该检测DNA的碱基序列是否发生了增添、缺失或者是改变,从而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3.(10天津卷)7Ⅱ.(12分)某地区从1964年开始使用杀虫剂杀灭蚊子幼虫,至1967年中期停用。下图是五年间蚊子幼虫基因型频率变化曲线。R表示杀虫剂抗性基因,S表示野生敏感型基因。据图回答:(1)R基因的出现是的结果。(2)在RR基因型频率达到峰值时,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和1%,此时R基因的频率为。(3)1969年中期RR基因型几近消失,表明在的环境条件下,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4)该地区从此不再使用杀虫剂。预测未来种群中,最终频率最高的基因型是,原因是。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低。56\n(4)该地区从此不再使用杀虫剂,在不使用杀虫剂的环境下,持续的选择作用使R基因频率越来越低;最终频率最高的基因型是SS4.(10安徽卷)31.(24分)I.(15分)如图所示,科研小组用60Co照射棉花种子。诱变当代获得棕色(纤维颜色)新性状,诱变I代获得低酚(棉酚含量)新性状。已知棉花的纤维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棉酚含量由另一对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1)两个新性状中,棕色是________性状,低酚是______性状。(2)诱变当代中,棕色、高酚的棉花植株基因型是_______,白色、高酚的棉花植株基因型是_______。(3)棕色棉抗虫能力强,低酚棉产量高。为获得抗虫高产棉花新品种,研究人员将诱变I代中棕色、高酚植株自交。每株自交后代种植在一个单独的区域,从________的区域中得到纯合棕色、高酚植株。请你利用该纯合体作为一个亲本,再从诱变I代中选择另一个亲本,涉及一方案,尽快选育出抗虫高产(棕色、低酚)的纯合棉花新品种(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表示)。II.(9分)草莓生产上传统的繁殖方式易将所感染的病毒传播给后代,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运用微型繁殖技术可以培育出无病毒幼苗。草莓微型繁殖的基本过程如下:外植体愈伤组织芽、根植株请回答:(1)微型繁殖培育无病毒草莓苗时,一般选取_________作为外植体,其依据是____。(2)在过程①中,常用的MS培养基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______,在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________,有利于外植体启动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接种后2~5d,若发现外植体边缘局部污染,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56\n(3)在过程②中,愈伤组织在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中未形成根,但分化出了芽,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后代是棕色、高酚,5.(10四川卷)31.(18分)回答下列ⅠⅡ两个小题Ⅰ.为提高小麦的抗旱性,有人将大麦的抗旱基因(HVA)导入小麦,筛选出HVA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高抗旱性T。植株(假定HVA基因都能正常表达)。(1)某T。植株体细胞含一个HVA基因。让该植株自交,在所得种子种,种皮含HVA基因的种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胚含HVA基因的种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2)某些T。植株体细胞含两个HVA基因,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整合情况有下图所示的三种类型(黑点表示HVA基因的整合位点)。56\n将T。植株与非转基因小麦杂交: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50%,则两个HVA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_______类型;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00%,则两个HVA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_______类型。让图C所示类型的T。植株自交,子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6.(10江苏卷)6.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蛛,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B.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卷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不到,C项错误,花药离体培养后形成的植株中无同源染色体,不可育,D项错误。56\n7.(10江苏卷)10.为解决二倍体普通牡蛎在夏季因产卵二出现肉质下降的问题,人们培育出三倍体牡蛎。利用普通牡蛎培育三倍体牡蛎合理的方法是A.利用水压抑制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B.用被射线破坏了细胞核的精子刺激卵细胞,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C.将早期胚胎细胞的细胞核植人去核卵细胞中,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D.用化学试剂阻止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释放极体,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8.(2022山东高考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9.(10江苏卷)1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A.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环境中B.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C.冬季来临时檀物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是为了更好地防止冻害D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去将基因传递给后代56\n【2022高考真题精选】1.(2022福建理综3)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异是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C.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2.(2022广东生物7)有关“低温诱导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A.可能出现三倍体细胞B.多倍体细胞形成的比例常达100%C.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无完整的细胞周期D.多倍体形成过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机会增加重组机会。多倍体细胞形成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阻止细胞的分裂,所以细胞周期是不完整的。56\n3.(2022上海生命科学21)下列技术中不能获得抗锈高产小麦新品种的是A.诱变育种B.细胞融合C.花粉离体培养D.转基因4.(2022上海生命科学22)右图中①和②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①和②所表示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A.重组和易位B.易位和易位C.易位和重组D.重组和重组5.(2022上海生命科学25)蓍草是菊科植物的一个种。采集同一山坡不同海拔高度的蓍草种子,种在海拔高度为零的某一花园中,植株高度如下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海拔高度不同的蓍草株高的差异表现出物种多样性B.不同海拔高度蓍草之间不能杂交或杂交不育C.研究遗传差异是否影响蓍草株高,需原海拔处的数据56\nD.图示结果说明蓍草株高的变化受到花园生境的影响6.(2022广东生物26)《物种起源》出版有150年,但依然深深影响着现代科学研究,达尔文(多选)A.提出了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观点B.提出了用进废退的理论C.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D.认识到变异广泛存在并能遗传给后代7.(2022江苏生物20)下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故一定存在生殖隔离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56\n8.(2022上海生命科学27)甲型N1H1流感病毒能在宿主细胞内繁殖,其主要原因是该病毒A.基因组变异过快B.基因复制和表达过程过于简单C.基因和蛋白质的结构与宿主的相似性很高D.利用宿主细胞的酶完成基因复制和表达9.(2022上海生命科学32)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代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A.43%B.48%C.52%D.57%10.(2022年上海生命科学34)(10分)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1)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_______、_______。56\n(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____,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_______。(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1)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_______加剧。2)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3)图2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_______发生了改变。(5)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图2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______多样性;若从分子水平检测这种多样性,可采用的简便技术是______。56\n11.(2022上海生命科学41)(11分)桦尺蛾是一种栖息在密林中、白天停歇在树干上的昆虫,一般为浅色,它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躲避鸟类天敌。在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蛾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为证实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因环境不同而数量比例不同,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探究方案。(1)假设:。(2)实验步骤:1)选择工业污染区A和地区B;2)收集桦尺蛾,并在翅下用有色颜料分别标记黑色蛾和浅色蛾若干;3);4)一段时间后用诱蛾灯诱捕,记录、统计结果。(3)实验结果:如表1。根据表内数据在右下空白处绘制A、B两地区不同体色蛾回收率的柱形图。表1桦尺蛾释放数和回收数地区项目浅色蛾黑色蛾工业污染区A释放数400500回收数52150B释放数500600回收数6030(4)结论:。(5)分析与评论:1)人们观察到工业污染导致树皮变黑,从这个角度解释上述实验结果。56\n2)已知桦尺蛾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进一步探究桦尺蛾的黑色与浅色的显隐性关系,有人将一对黑色蛾与浅色蛾杂交,F1中黑色蛾与浅色蛾的数量比为1∶1。请利用F1的蛾,在此基础上设计遗传实验完成探究。①试验步骤:。②结果与分析:。12.(2022安徽生物5)已知人的红绿色盲属于X染色体隐性遗传,先天性耳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对d完全显性)。下图中II2为色觉正常的耳袭患者,II5为听觉正常的色盲患者。II4(不携带d基因)和II3婚后生下一个男孩,这个男孩患耳聋、色盲、既耳聋又色盲的可能性分别是A.1、1/4、0B.0、1/4、1/4C.0、1/8、0D.1/2、1/4、1/81/2DDXBXb,后代中不可能患有耳聋,单独考虑色盲这一种病,只有1/2DDXBXb这种基因型与DdXBY才能会出现有色盲的男孩患者,几率为1/4。56\n13.(2022广东生物8)下图所示的红绿色盲患者家系中,女性患者Ⅲ-9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正常。Ⅲ-9的红绿色盲致病基因来自于A.Ⅰ-1B.Ⅰ-2C.Ⅰ-3D.Ⅰ-414.(2022广东生物20)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A.10/19B.9/19C.1/19D.1/215.(2022江苏生物18)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①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②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③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④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遗传病的特点。所谓遗传病,是指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的遗传物质56\n16.(2022江苏生物33)(8分)在自然人群中,有一种单基因(用A、a表示)遗传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1/10000,该遗传病在中老年阶段显现。1个调查小组对某一家族的这种遗传病所作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遗传病不可能的遗传方式是。(2)该种遗传病最可能是遗传病。如果这种推理成立,推测Ⅳ-5的女儿的基因型及其概率(用分数表示)为。(3)若Ⅳ-3表现正常,那么该遗传病最可能是,则Ⅳ-5的女儿的基因型为。56\n正常,但是Ⅳ-4有病,那么该遗传病不可能是X染色体显性,所以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Ⅳ-5的基因型为Aa,他的丈夫可能是AA、Aa。其女儿可能为AA、Aa、aa。17.(2022山东理综27)(18分)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1)上图为两种遗传病系谱图,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Ⅱ-4无致病基因。甲病的遗传方式为,乙病的遗传方式为。Ⅱ-2的基因型为,Ⅲ-1的基因型为。如果Ⅲ-2与Ⅲ-3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2)人类的F基因前段存在着CGG重复序列。科学家对CGG重复次数、F基因表达和某遗传病症状表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统计结果如下:此项研究的结论:。推测:CGG重复次数可能影响mRNA与的结合。(3)小鼠常被用作研究人类遗传病的模式动物。请填充观察小鼠细胞减数分裂的实验步骤:供选材料及试剂:小鼠的肾脏、睾丸、肝脏,苏丹Ⅲ染液、醋酸洋红染液、詹纳斯绿B(健那绿)染液,解离固定液。取材:用作实验材料。制片:①取少量组织低渗处理后,放在溶液中,一定时间后轻轻漂洗。②将漂洗后的组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③一定时间后加盖玻片,。观察:56\n①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几种不同特征的分裂中期细胞。若它们正常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②下图是观察到的同源染色体(A1和A2)的配对情况。若A1正常,A2发生的改变可能是。18.(2022上海生命科学40)(12分)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56\n(1)图1是人类性染色体的差别部分和同源部分的模式图。有一种遗传病,仅由父亲传给儿子,不传给女儿,该致病基因位于图中的部分。(2)图2是某家族系谱图。1)甲病属于遗传病。2)从理论上讲,Ⅱ-2和Ⅱ-3的女儿都患乙病,儿子患乙病的几率是1/2。由此可见,乙病属于___________遗传病。3)若Ⅱ-2和Ⅱ-3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4)设该家系所在地区的人群中,每50个正常人当中有1个甲病基因携带者,Ⅱ-4与该地区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患甲病男孩的几率是。(3)研究表明,人的ABO血型不仅由位于第9号染色体上的IA、IB、i基因决定,还与位于第19号染色体上的H、h基因有关。在人体内,前体物质在H基因的作用下形成H物质,而hh的人不能把前体物质转变成H的物质。H物质在IA基因的作用下,形成凝集原A;H物质在IB基因的作用下形成凝集原B;而ii的人不能转变H物质。其原理如图3所示。1)根据上述原理,具有凝集原B的人应该具有基因和基因。2)某家系的系谱图如图4所示。Ⅱ-2的基因型为hhIBi,那么Ⅲ-2的基因型是。3)一对基因型为HhIAi和HhIBi的夫妇,生血型表现为O型血孩子的几率是。56\n【2022高考真题精选】1.(2022广东生物8)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A.诱变育种B.单倍体育种C.基因工程育种D.杂交育种2.(2022宁夏理综5)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B.非姊妹染色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C.纯合体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D.同胞兄妹间的遗传差异与父母基因重组有关与卵细胞中不同基因的重新组合,以及基因拼接技术。纯合子能稳定遗传,其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56\n3.(2022广东生物25)如果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可能的后果是(多选)A.没有蛋白质产物B.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C.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D.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4.(2022广东生物24)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正确的描述是(多选)A.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5.(2022广东生物7)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发病率与母亲年龄的关系,如图所示,预防该遗传病的主要措施是56\n①适龄生育②基因诊断③染色体分析④B超检查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③6.(2022上海生物23)阻止病人的致病基因传给子代的方法通常是将正常基因导入病人A.体细胞的细胞质B.生殖细胞的细胞质C.体细胞的细胞核D.生殖细胞的细胞核7.(2022广东理基46)下图9为色盲患者的遗传系谱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Ⅱ-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都不患病B.Ⅱ-3与正常男性婚配,生有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C.Ⅱ-4与正常女性婚配,后代都不患病D.Ⅱ-4与正常女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56\n8.(2022山东理综5)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C.变异件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D.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9.(2022江苏生物11)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AA频率=16%+12%=28%;A基因频率=28%+1/2×24%=40%,因此不变。10.(2022广东生物23)普通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进化而来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多选)56\nA.普通野生稻在进化过程中丧失了部分遗传多样性B.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变异决定了普通栽培稻的进化方向C.落粒性突变对普通野生稻有利,对普通栽培稻不利D.普通野生稻含有抗病虫基因,是水稻育种的有用资源11.(2022江苏生物27)(8分)下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的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种位于X染色体上。请回答以下问题(概率用分数表示)。(1)甲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2)乙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3)Ⅲ-2的基因型及其概率为。(4)由于Ⅲ-3个体表现两种遗传病,其兄弟Ⅲ-2在结婚前找专家进行遗传咨询。专家的答复是:正常女性人群中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分别为1/10000和1/100;H如果是男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__________,如果是女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___________;因此建议_____________。1/3,或AaXBY,2/3。正常女性甲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10000,后代如果是男孩甲病发病率为1/100000×2/3×1/4=1/60000,乙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100,如生男孩乙病发病率为1/100×1/2=1/200。如果生女孩,甲病发病率为1/1000×2/3×1/4=1/60000,乙病发病率为0,从优生角度看应优先选择生育女孩。12.(2022山东理综26)(19分)番茄(2n=24)的正常植株(A)对矮生植株(a)为显性,红果(B)对黄果(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56\n(1)现有基因型AaBB与aaBb的番茄杂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种,基因型的植株自交产生的矮生黄果植株比例最高。自交后代的表现及比例为。(2)在♀AA×♂aa杂交中,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比,,这种情况下杂交后代的株高表现型可能是。(3)假设两种纯合突变体X和Y都是由控制株高的A基因突变产生的,检测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发现X的第二个密码子中第二碱基由C变为U,Y在第二个密码子第二碱基前多了一个U,与正常植株相比,突变体的株高变化可能更大,试从蛋白质水平分析原因:。(4)转基因技术可使某基因在植物体内过量表达,也可以抑制某基因表达。假设A基因通过控制赤霉素的合成来控制番茄的株高,请完成如下实验设计,以验证假设是否成立。①实验设计:(借助转基因技术,但不要求转基因的具体步骤)a.分别测定正常与矮生植株的赤霉素含量和株高。b.。c.。②支持上述假设的预期结果:。③若假设成立,据此说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最新模拟】1.5BrU(5溴尿嘧啶)既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与C配对。将一个正常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接种到含有A、G、C、T、5BrU五种核苷酸的适宜培养基上,至少需要经过几次复制后,才能实现细胞中某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G—C的替换56\nA.2次B.3次C.4次D.5次2.右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下列四种情况的产生不属于该细胞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①B.②C.③D.④3.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不正常分离的情况。如果一个类型A的卵细胞成功地与一个正常的精子受精,将会得到的遗传病可能是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B.苯丙酮尿症C.21三体综合征D.白血病56\n4.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重组B.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C.乙图是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D.甲、乙两图常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染色体数与DNA数之比为1∶25.右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56\nA.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6.某植物种群中,r基因纯合的个体不能存活。已知该种群的基因型分别为YYRR、YyRR、yyRR、YYRr、YyRr、yyRr,它们的基因型频率依次为30%、20%、20%、10%、10%、10%。计算Y和y的基因频率依次为( )。A.55%和45%B.45%和55%C.27.5%和22.5%D.22.5%和27.5%7.图中①和②表示某精原细胞中的一段DNA分子,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和②所在的染色体都来自父方B.③和④的形成是由于染色体易位C.③和④上的非等位基因可能会发生重新组合D.③和④形成后,立即被平均分配到两个精细胞中56\n8.依据基因重组的概念,下列生物技术或生理过程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9.相同条件下,小麦植株哪一部位的细胞最难产生新的基因( )。A.叶肉B.根分生区C.茎尖D.花药【解析】新基因是通过基因突变产生的,而基因突变往往发生在DNA分子复制过程中,10.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最凶险的一种白血病,发病机理如图所示,202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发明的“诱导分化疗法”联合应用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该病。维甲酸通过修饰PMLRARa,使癌细胞重新分化“改邪归正”;三氧化二砷则可以引起这种癌蛋白的降解,使癌细胞发生部分分化并最终进入凋亡。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56\nA.这种白血病是早幼粒细胞发生了染色体变异引起的B.这种白血病与早幼粒细胞产生新的遗传物质有关C.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均改变了癌细胞的DNA结构D.“诱导分化疗法”将有效减少病人骨髓中积累的癌细胞11.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护染色体的三位学者。端粒是真核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片段,功能是完成染色体末端的复制,防止染色体融合、重组和降解。它们在细胞分裂时不能被完全复制,因而随分裂次数的增加而缩短,除非有端粒酶的存在。端粒酶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其含有引物特异识别位点,能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并加到染色体末端,使端粒延长,从而延长细胞的寿命甚至使其永生化。研究表明:如果细胞中不存在端粒酶的活性,染色体将随每次分裂而变得越来越短,而且细胞的后代因必需基因的丢失,最终死亡。(1)染色体末端发生错误融合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结果使染色体上基因的________发生改变。(2)端粒酶中,蛋白质成分的功能类似于________酶。体外培养正常纤维细胞,细胞中的端粒的长度与细胞增殖能力呈________________(正相关、负相关)关系。(3)研究人员将小鼠体内一条常染色体上控制端粒酶基因B敲除,培育出一只基因型为B+B-的雄性小鼠(B+表示具有B基因,B-表示去除了B基因),欲利用这只雄性小鼠选育B-B-雌性小鼠,用来与B+B-56\n小鼠交配的亲本是________________,杂交子代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让F1代中雌雄小鼠随机交配,子代中符合题意要求的个体的概率是________。(4)遗传学上将染色体上某一区段及其带有的基因一起丢失的现象叫缺失,若一对同源染色体中两条染色体在相同区域同时缺失叫缺失纯合子,若仅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而另一条正常叫缺失杂合子。缺失杂合子的生活力降低但能存活,缺失纯合子常导致个体死亡。现有一红眼雄果蝇XAY与一白眼雌果蝇XaXa杂交,子代中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请采用两种方法判断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缺失造成的,还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6\n12.番茄是二倍体植物(染色体2N=24)。有一种三体,其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比正常的番茄多了一条6号染色体)。三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形成一个二价体和一个单价体;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随意配对联会,另1条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组成二价体的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组成单价体的1条染色体随机地移向细胞的任何一极,而其他如5号染色体正常配对、分离(如图所示)。(1)在方框中绘出三体番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解。(只要画出5、6号染色体就可以,并用“5、6号”字样标明相应的染色体)(2)设三体番茄的基因型为AABBb,则花粉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则根尖分生区连续分裂两次所得到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56\n(3)从变异的角度分析,三体的形成属于________,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以马铃薯叶型(dd)的二倍体番茄为父本,以正常叶型(DDD)的三体番茄为母本(纯合体)进行杂交。试回答下列问题:①假设D(或d)基因不在第6号染色体上,使F1的三体植株正常叶型与二倍体马铃薯叶型杂交,杂交子代叶型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②假设D(或d)基因在第6号染色体上,使F1的三体植株正常叶型与二倍体马铃薯叶型杂交,杂交子代叶型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答案】 (1)如图56\n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而是移向了同一极,这样形成的异常配子和正常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结合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成(4)①正常叶型∶马铃薯叶型=1∶1 ②正常叶型∶马铃薯叶型=5∶113.由于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物质泄露,我国政府从3月24日起,禁止从日本12个都县进口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饲料。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核电站泄露的高浓度放射性物质可能导致高等生物产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_,这些变异会通过________遗传给后代。(2)核泄漏发生后,放射性物质在生物体之间传递的途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由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所以,在世界各地几乎都检测到了微量的放射性物质。(3)某研究小组对生活在核电站周边的小鼠进行了遗传研究。小鼠尾长的长尾与短尾(由基因A、a控制),尾形的弯曲与正常(由基因B、b控制)各为一对相对性状。从鼠群中选择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雌鼠作母本,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雄鼠作父本,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一所示,请分析回答:①小鼠的尾长和尾形这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简述判断的理由。②母本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③让F1中全部长尾弯曲尾雌鼠与短尾正常尾雄鼠杂交,F2中短尾正常尾雌鼠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④小鼠毛色的黄与灰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D、d控制,且基因D纯合使胚胎致死。若亲本基因型为DdXBXb和DdXBY,请参照图一格式在图二中表示出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解析】(1)放射性物质能够诱导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并通过有性生殖(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传递给后代。(2)物质循环在生物群落中,途径主要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由于生态56\n14.去冬今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江苏和安徽等地的严重干旱导致农作物减产,故具有抗旱性状的农作物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研究发现,多数抗旱性作物能通过细胞代谢,产生一种代谢产物,调节根部细胞液内的渗透压,此代谢产物在叶肉细胞中却很难找到。(1)在抗旱性农作物的叶肉细胞中找不到与抗旱有关代谢产物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现有一抗旱植物,其体细胞内有一个抗旱基因R,其等位基因为r(不抗旱)。R、r基因转录链上部分核苷酸序列如下:r:…ATAAGCATGACATTA…R:…ATAAGCAAGACATTA…56\n①请写出R基因转录成的RNA链上的核苷酸序列:…________________…。这一片段编码的肽链中对应的氨基酸数目是________个。②已知旱敏型rr植株的某一细胞基因型变成了Rr,则此变化是基因中________所导致的;若该细胞是一卵原细胞,则其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是R的概率是________。(3)现已制备足够多的R探针和r探针,通过探针来检测某植物相关的基因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若已提取到某抗旱植物Rr的叶肉细胞总DNA,(能、不能)________以DNA为模板直接扩增抗旱基因。②细胞中R或r基因的解旋发生在_____过程中。③DNA杂交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者之间。④若被检植物发生A现象,不发生C现象,则被检植物的基因型为________。(4)为培育能稳定遗传、具抗旱性和多颗粒产量的农作物,科研人员按以下两种流程图进行育种。(已知抗旱性和多颗粒是显性,两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纯合旱敏性多颗粒产量农作物×纯合抗旱性少颗粒产量农作物―→F1―→F1―→F2人工选择(汰劣留良)―→自交―→F3―→人工选择―→自交……―→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B.纯合旱敏性多颗粒产量农作物×纯合抗旱性少颗粒产量农作物―→F1―→F1花药离体培养得到许多单倍体幼苗―→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若干植株―→F1人工选择―→性状稳定的新品种。①杂交育种利用的变异原理是________。②A流程图中的“筛选和自交”环节从F2代开始,这是因为F2才出现符合要求的________,具体操作是将F2代的种子种植在________环境中,经多年筛选才能获得理想品种。56\n③B流程与A流程图相比,B流程育种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花粉细胞能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表现出全能性,原因是细胞内有________。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