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损害学生身心健康,造成社会不良影响。某班同学向全校呼吁做文明学生的同时,积极向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建言献策。该班同学的行为体现了( ) A.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B.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C.人民民主具有时代性D.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说:“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从根本上说,党和国家维护人民的利益是因为( )A.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C.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D.公民有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3.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当地的“民主恳谈会”是基层政府就重大政策和建设规模等为征询群众意见采取的新举措。在这种场合中,群众行使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 )A.选举权 B.集会自由C.监督权 D.行政申诉权4.在里约奥运颁奖仪式上升起的五星红旗图案有误,这引起中国参赛运动和民众的不满,中国奥运代表团向奥组委提出抗议。这表明,中国参赛运动员和民众( )A.积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B.积极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C.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D.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5.近几年我国发生多起“闹访”事件,极少数人借“上访”之名无休止地提出无理要求,以闹事制造“压力”要挟地方政府。“闹访”违背了( )①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②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③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的准则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6.公开鼓吹“港独”的“香港民族党”于2022年3月28日宣布成立。对每一个中华儿女而言,我们始终要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从政治生活角度看,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 )①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2\n②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③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④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7.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到2022年,江苏将实现城镇养老服务城乡全覆盖。这一改革举措主要( )A.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全民性B.体现了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C.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D.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8.近年来,喧哗吵闹、破坏文物古迹、自拍不分场合,乱丢垃圾、不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等,被戏称为“中国式旅游”,不文明行为备受指责,且损坏了中国形象。这警示我们要( )A.珍惜自己的政治权利和自由B.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C.尊重他人的政治权利和自由D.自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于2022年3月1日正式实施,这为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事业、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体现了人民民主具有( )A.时代性 B.广泛性C.真实性 D.全民性10.在我国,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是( ) A.行使政治权利B.遵守宪法和法律 C.关注国家大事D.维护公众的利益二、判断题(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写“A”,错误的在题后括号内写“B”)11.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12.我国公民享有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权利。( )13.充分行使监督权是公民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14.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15.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就是要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三、简答题(请紧扣题意,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回答。)16.微信作为一种社交工具,已广泛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一方面,它方便、快捷,微信营销、微信阅读、微信运动、微信金融、微信公益、微信政务等功能,让微信成为加快传播、拓展文化空间正能量的极好工具;另一方面,微信上的一些自媒体,哗众取宠,消费名人,撩拨大众情绪,甚至造谣传谣、恶意诽谤,成为了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的“放大器”。有人认为:微信是“自由的信息公社”,任何人都可以充分地发表和传播自己的言论。你赞不赞成这一观点?请运用“公民的政治参与”的相关知识阐述你的理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