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中国于2022年建成世界上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它将为我们理解太阳系的构成带来更多好的图像资料,也带领我们更深入地探索宇宙边缘。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 )A.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之一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2.2022年8月10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微波遥感卫星高分三号。高分三号卫星突破了50多项关键技术,将大大增强我国全天时、全天候、全球范围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能力。这主要体现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之一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D.认识是实践的最终目的3.2022年9月,围绕中国现在要不要建大型对撞机的问题在国内引起广泛争议,成为舆论热点。正反双方的论战( )A.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B.表明真理和谬误是不可逾越的C.有利于促进认识的发展D.表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4.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的先人发现可以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来认识外界自然变化,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一直沿用至今。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B.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之一D.事物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5.创客圈里有一句名言:再好的创意如果不能转化成现实产品,那也是垃圾。这种说法( )A.肯定了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B.肯定了实践的客观物质性C.突出了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D.强调了实践的直接现实性6.2022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推动了农牧业发展。材料表明( )①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②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建立联系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④人们可以改造客观规律造福人类A.②③ B.①③2\nC.②④ D.①②7.通过对细胞凋亡发生和调控机制的研究,科研人员发现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目前,利用该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表明(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B.认识是实践的动力C.真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8.黑格尔认为,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这一观点否认了实践的( )A.现实性 B.客观物质性C.能动性 D.历史性9.随着工业机器人逐步应用于生产中,很多企业对工业机器人的态度,由最初的简单否定改为理性认识工业机器人的优缺点,并开始有了使用机器人的打算。这表明( )A.真理是客观抽象的B.认识需要不断深化C.实践是认识的途径D.真理中包含着谬误10.从下图中的观点,可以看出实践具有( )看似深奥的问题有时只要你果断的行动便可以解决了第10题图A.自觉选择性 B.客观物质性C.社会历史性 D.直接现实性二、判断题:(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选择“A”,错误选择“B”。)11.实践是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之一。( )12.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13.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14.真理在不断被推翻中不断前进。( )15.实用就是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三、简答题:(请紧扣题意,结合所学相关知识,简要回答问题。)16.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次中央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实践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必将推动依法治国迈向新的更高境界。中国的法治进程: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还把依法治国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基本内容。党的十八大:阐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思想。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目标任务,一整套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治理体系加紧构建,全面提升治理能力的改革深入推进。结合上述材料,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谈谈对我国依法治国方略发展过程的认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