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热点聚焦练]热点一 甲午战争120周年海上祭奠仪式120年前的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惨败于日本,不仅使中国刚刚开始的近代化进程被无情打断,更使中华民族陷入空前的存亡危机。2014年,又逢甲午年,8月27日上午,中国海军隆重举行甲午战争120周年海上祭奠仪式。这是中国军方首次为甲午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北洋海军将士举行祭奠活动。回答1~3题。1.《人民日报》刊文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文中提到,最庄重的纪念来自对近代历史的总结,来自对民族复兴的沉思,来自对国家强盛的领悟。从联系观的角度看,这说明( )A.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B.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中C.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解析:选B。材料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B符合题意;“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不等于“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二者不可混淆,A表述错误;材料中未体现自在事物的联系,无论自在事物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故排除C、D两项。2.据海军首位女新闻发言人邢广梅介绍,追忆刻骨铭心的国耻军耻,祭奠为国捐躯的北洋海军将士,反思深刻惨痛的历史教训,对于人民海军建设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以史鉴今、启迪未来”的世界观依据是( )A.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B.认识是循环往复的过程8\nC.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D.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解析:选C。材料中强调了历史、当下、未来的联系,体现了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故选C;题目问的是世界观的依据,A作为方法论不符合要求;B否认了认识的上升性,故排除;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D表述不准确。3.120年后的甲午年,被中国人称作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习近平今年在公开场合讲话中两提“甲午”,其中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上提“甲午”时特别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说明( )A.事物间的联系推动事物的发展B.人们可以根据主观意愿建立事物间的联系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D.人们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解析:选D。只有事物间有利的联系才能推动事物发展,A错误;B犯了明显的唯心主义错误;C是辩证唯物论角度而非唯物辩证法角度,故排除;习近平强调通过科技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体现了联系虽然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创造出新的具体的联系,以满足实践的需要,故选D。热点二 全面深化改革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回答4~5题。4.会议审议了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考试招生制度、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等领域的改革。这些领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关注度比较高、关联性很强、上下游之间的影响面很广,对激发社会经济活力的作用很大。这表明(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②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③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和优化趋向 ④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存在着联系A.①② 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选C。上述改革领域关联性很强、上下游之间的影响面很广,体现了①;上述领域的改革对激发社会经济活力的作用很大,体现了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8\n故选③;②④与材料无关。5.习近平指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的目标是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这一论断符合(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 ④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选B。习近平指出了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目标,体现了①;对考生进行“综合评价”,体现了②;“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体现了④;③与材料无关。[限时规范练]一、选择题据报道,日本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空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可能会严重干扰卫星观测,使测得的二氧化氮污染数据比实际浓度低30%至50%。研究小组认为,卫星利用光谱来观测空间到地表的二氧化氮浓度,PM2.5浓度越高,太阳光就越无法充分到达地表,从而导致卫星观测失准,很可能比实际水平低估30%至50%。完成1~2题。1.PM2.5浓度影响卫星观测表明( )①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③世界上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④事物间的联系可能会根据人的需要而有所变化A.①③ 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B。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但不是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①错误,②正确;“PM2.5浓度越高,太阳光就越无法充分到达地表,从而导致卫星观测失准”,说明联系是普遍的,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②③符合题意;④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不选。2.研究负责人金谷有刚说,卫星观测其他污染物也可能受到类似影响,大气污染可能比以前认为的要严重。“大气污染可能比以前认为的要严重”表明8\n( )A.认识具有无限性 B.认识具有反复性C.认识具有条件性D.认识具有客观性解析:选B。材料表明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即认识具有反复性。3.“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恩格斯的这段话表明( )①联系具有客观性 ②联系具有条件性 ③联系具有普遍性 ④联系具有多样性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选A。材料未能体现根据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即未能体现联系的条件性,所以排除②。4.(2015·河北省邯郸市高三摸底考试)2014年8月19日,国务院公布的《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提出“下一步要加快推进渤海跨海通道工程前期工作”。短短的一句表述,让一个规划了二十多年的渤海跨海通道项目方案再一次“热”了起来。烟大海底隧道即烟台至大连海底隧道的建设,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①联系是客观的,人类活动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 ②联系是多样的,人类活动要善于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③联系是普遍的,人类活动要排除人为事物的联系 ④联系是具体的,人类活动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C。人类可以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故①③错误。烟大海底隧道建设体现了C。5.当地时间2014年8月13日,美国密苏里州小城弗格森,因一名非洲裔青年被警察打死引发持续骚乱,警察动用催泪弹驱散抗议者。据警方称,这名青年名叫迈克尔·布朗,现年18岁,8月9日在警车中与一名警官争夺手枪时被打死。下列选项与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哲理不同的是( )A.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8\nD.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解析:选B。材料所反映的事例是蝴蝶效应在社会领域的具体体现,说明联系是普遍存在的。本题为反向选择题,未能体现联系普遍性的B入选。6.长江,这条令国人骄傲的母亲河,如今满负着污泥浊水,生物资源濒临崩溃,中下游地区近岸水质已经降至饮用水的最低标准。这警示我们( )A.事物是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要把握事物的固有联系,切忌主观随意性C.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快经济发展步伐D.要坚持适度原则,减少对长江的开发利用解析:选B。题中材料“如今的长江满负着污泥浊水,生物资源濒临崩溃,中下游地区近岸水质已经降至饮用水的最低标准”,表明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违背规律会受到惩罚,启示我们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由此可见,B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C、D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B项。7.(2015·广东梅州市5月质检二)在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说到,治霾是一个长期过程,我们不能等风盼雨,要主动出击,希望全社会一起努力,持续不懈地奋斗,来打这场攻坚战。就“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而言,打好这场攻坚战我们要看到( )A.在任何时候,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前进的B.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必然引起质变C.联系是具体的、客观的、多样的D.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和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解析:选C。A与题意无关且说法错误,故排除;选项B说法错误,因为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并不是说量变必然引起质变,故排除;选项D不符合“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这一范围,故排除。答案选C。8.(2015·河北邯郸市二模)由于经常遭受地震袭击,智利深知大地震的破坏力无法抵抗,所以建筑设计师们广泛采用“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它的设计理念不是像传统那样建造坚不可摧的建筑,而是尽可能地缓冲、释放地震能量,并最大限度地保全建筑物,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上述材料与下列选项反映哲理相一致的是( )8\n①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②倾国宜统体,谁来独赏眉③妒长,则己终是短;护短,则己终不长 ④遇到难题时,要力求寻找巧妙的思路,出奇制胜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选B。建筑设计师们广泛采用“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体现了要从整体着眼。“明察秋毫,不见舆薪”体现了联系的观点,故排除①;③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故排除;②④正确。答案选B。9.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出,到2014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要完成区域、省、市级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实现多省份跨区域联合治理雾霾。跨区域联合治理雾霾的方法体现了( )A.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B.系统要素的有序性决定事物的发展C.把要素结合起来就能发挥最大功能D.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析:选D。跨区域联合治理雾霾是着眼于整体、尊重事物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的体现,D正确;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有可能而非一定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A错误;系统要素的有序性影响事物的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错误;C说法明显错误。10.(2015·黑龙江佳木斯市三模)“顶层设计”在工程学中指统筹考虑项目各层次和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中国改革走到现在,必须进行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这是现阶段解决错综复杂矛盾的重要路径。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要善于抓中心、关键 ②整体处于主导地位,统率着各个部分 ③人类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④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选C。①表述错误,因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因此要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④说法错误,应该是当各部分以合理有序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才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答案选C。11.(2015·湖北武汉5月模拟)我国电力以火电为主,而火电燃煤会加剧温室效应。近年来,我国大8\n力发展风电。2013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达16.6千兆瓦,占全球总容量的35%。风电装机容量的增加,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对防止全球变暖产生积极作用。这表明( )①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具有不可逆性,我们要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 ②实践效果是由对规律认识程度决定的,我们要做到按规律办事 ③自然物的属性是客观的,我们对自然物的利用要以自然物的属性为基础 ④事物结构影响事物的功能,我们要通过调整能源结构促进环境保护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B。“我国大力发展风电,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对防止全球变暖产生积极作用”,这表明自然界是客观的,我们要尊重自然、学会和自然和谐相处,故③正确;①说法错误,人们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②明显错误,故排除;④正确。答案选B。12.一棵紫露草在一个加入肥料和水的玻璃瓶里被密封了40年之后,依然长势茂盛。对于这一神奇现象,园艺专家指出,尽管与外界新鲜空气和水分隔绝,但密封的瓶子创造了自己的微型生态系统:紫露草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水分,掉落在瓶子底部的叶产生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提供必要条件,并且给植物根部提供养分。从中可以看出( )①植物具有更强的环境适应性,能够主动创造自己的微型生态系统 ②植物不需要借助外力就能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③植物的生存与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植物微型生态系统内部诸要素基于其固有联系按一定方向发生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D。①说法错误,因为只有人才有意识,因此植物不能主动创造自己的微型生态系统;②说法错误,因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故排除;③④说法合理,且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二、非选择题13.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张志军主任在首届两岸和平论坛上讲话时指出:“在两岸关系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当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整体和根本利益,着眼于促进和确保两岸关系持续和平发展,以更宽广的视野前瞻未来,以更大的勇气和更高的智慧不断破除束缚两岸关系发展的障碍。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分析如何实现两岸关系的和平统一。8\n答案: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我们应该根据现有的联系,结合具体的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要充分利用海峡两岸在地缘、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在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同时,努力化解两岸矛盾分歧,并对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实现两岸和平、共同发展的愿景。②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整体的性能状态极其变化影响着部分。这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要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整体和根本利益,着眼于促进和确保两岸关系持续和平发展,以更宽广的视野前瞻未来,以更大的勇气和更高的智慧不断破除束缚两岸关系发展的障碍。14.2014年7月1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峰会在巴西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题为《新起点新愿景新动力》的讲话。习近平指出:“我们应该坚持开放精神,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加强相互经济合作,培育全球大市场,完善全球价值链,做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建设者。我们应该坚持包容精神,推动不同社会制度互容、不同文化文明互鉴、不同发展模式互惠,做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实践者。我们应该坚持合作精神,继续加强团结,照顾彼此关切,深化务实合作,携手为各国经济谋求增长,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动力。我们应该坚持共赢精神,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别国利益,做到惠本国、利天下,推动走出一条大国合作共赢、良性互动的路子。”(1)从唯物论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2)就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提出方法论建议。答案:(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金砖国家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具有多样性和互补性,合作潜力巨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五国在经济层面上的联系会更加紧密。因此,金砖国家合作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发展金砖国家更紧密、更全面、更牢固的伙伴关系。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我们应该坚持开放精神、包容精神、合作精神和共赢精神,做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建设者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实践者,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动力,走出一条大国合作共赢、良性互动的路子。(2)①树立正确的意识,发挥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金砖国家应主持公道,在国际事务中共同提出方案,伸张正义,践行平等。②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金砖国家应该建立更紧密经济伙伴关系,在贸易和投资领域探索建立一体化大市场,给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③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金砖国家应该推动金砖国家在经济总量、对外贸易、国际投资等方面占全球比重继续上升,带动全球范围内的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④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金砖国家应该协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拓展更大经济发展空间。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