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历史重要复习资料总结:7.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860) 一、阶段特征 19世纪40~60年代,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阶段。这一“开始”反映在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经济上: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攫取的经济特权加紧侵略,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政治外交上:国家主权开始丧失,闭关锁国的大门被迫开放,中央政府半殖民地化特征体现出来; 阶级关系上:由于长期阶级矛盾的积累和鸦片战争的影响而出现的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 在镇压中国人民革命的共同利益下,中外反动势力由对抗、妥协开始走向联合; 意识形态上:虚骄自大的观念受到剧烈冲击,“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先进中国人的探索之路由此开始。 二、19世纪中叶的开放和20世纪晚期的开放在开放的背景,开放的方式内容,开放的影响上有什么不同? 开放背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要打开中国市场,中国腐朽落后,闭关锁国;社会主义建设遭遇挫折,世界趋于全球化。 开放方式:战争条约,主权沦丧,被动开放;主动开放,独立自主,引进西方技术经验。 开放影响:沉沦灾难,但也提供机遇;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瞩目成就。 根本不同:是否坚持独立自主。 三、概括归纳鸦片战争后,面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中国各派政治力量的思想特点,并分析造成其特点的原因。 【参考答案】地主阶级: ①清政府:面对外国侵略一方面由抵抗到妥协求和,一方面坚持旧的传统,拒绝任何改革。这是由满清贵族顽固的阶级立场决定的,其当时的腐朽性也决定了他们的这一态度。 ②地主阶级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抛弃夜郎自大的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技术,以抵御外来侵略。其思想的转变是由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造成的,也是由其爱国的立场决定的。 农民阶级: ①洪秀全引进基督教思想创立拜上帝教,力主以绝对平均主义改造中国社会,推翻清朝统治。其思想的转变与鸦片战争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影响有关,也受到其小农地位的影响。②洪仁玕主张在中国全面学习西方并发展资本主义。其思想的转变是鸦片战争后西学传入影响的结果,也受到其个人经历的影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