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指导】2013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文地理1-1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合理容量地域文化与人口湘教版中新社巴黎2011年1月19日电 法国官方机构公布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法国人口首次突破6500万,而生育率也创下了新高。结合下图回答1~2题。1.法国的人口增长处在图中的第________阶段,遇到的问题是( )A.Ⅳ 人口急剧膨胀 B.Ⅳ 人口老龄化C.Ⅱ 人口增长停滞D.Ⅲ 人口平均寿命低解析:选B。法国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模式,所以处在图中Ⅳ阶段,该阶段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极低,人口老龄化严重。2.法国生育率提高带来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A.解决了法国劳动力短缺问题B.缓解就业压力C.增加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D.有利于减缓老龄化问题解析:选D。生育率提高,有利于缓解老龄化趋势,但短期内无法迅速改变劳动力短缺问题。(2012佛山质检)读“中国人口变化图”(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剩余劳动力增长率),完成3~4题。3.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时段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4\nB.②时期,人口增长暂时处于“低—低—低”模式C.③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D.④时期,人口增长速度比较平稳解析:选D。读图可知,A、B两项错误。③时期,主要由于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4.图示时期,大多数年份我国社会剩余劳动力增长率较大,这说明我国(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人口出生率高C.新增就业岗位有限D.城市化进程快解析:选C。剩余劳动力增长较快,说明我国新增就业岗位有限,满足不了青壮年就业的需求。(2010重庆高考)下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图,回答5~6题。5.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素质低B.人口老龄化C.就业压力大D.人口增长快解析:选B。该地区在1980年65岁及以上人口约为100万人,此时总人口约为550万人,所占比例约为18%。到2010年65岁及以上人口约为150万人,总人口约为600万人,所占比例约为25%,由此可见,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6.与俄罗斯相比,属于图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亚洲某国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B.能源短缺C.水土流失D.淡水匮乏解析:选B。图示人口再生产类型为现代型,主要出现在发达国家,图示国家自1980年前就较早进入现代型,可以判断为亚洲的日本,与俄罗斯相比,日本的大气污染轻,能源短缺问题严重,水土流失较轻,淡水相对充足并不匮乏。7.下图是N、M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关于两类国家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4\nA.N类国家因环境人口容量潜力大而人口增长快B.M类国家因人口数已超过环境人口容量而导致人口萎缩C.N类国家因资源十分丰富所以环境人口容量大D.M类国家因经济、科技发达所以环境人口容量较大解析:选D。据图示可以判断N为人口增长型,人口年龄结构以青年为主,人口增长快、人口压力大;M为人口减少型,人口年龄结构以老人为主,老龄人口多,人口增长慢,对应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高,环境人口容量较大。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图和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材料二 利用区位联系,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经济体,借整体力量来获得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体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立的。(1)习惯上,当一个地区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时,说明该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哪几个省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试分析这些地区老龄化产生的原因。(2)以我国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为依据,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具有什么特点?十年间其发展的趋向是什么?并分析原因。(3)材料二中,区域内人口承载状况大于2的省区通过区域合作,其人口承载状况将________(变大或变小),试分析其原因。4\n(3)变小 原因:①通过区域间合作,环境条件得以改善,环境人口容量变大(或理论承载密度变大);②通过人口迁移或流动,降低了这些省区的实际人口密度。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