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空气考试时间:2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1.空气的组成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O2B.N2C.CO2D.稀有气体2.我市是全国十大宜居城市之一,人们对空气污染关注的程度不断加强,下列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二氧化氮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氮气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河水B.干冰C.煤D.苏打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属于纯净物,故选B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判断4.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6\n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5.“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是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大气中PM2.5(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μm的可吸入颗粒物)的增多会导致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影响较大。下列做法中,不应提倡的是()A.大量植树造林B.大力发展露天烧烤C.充分利用太阳能D.尽量采用环保出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大量植树造林;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采用环保出行这些都是有利于节约能源,符合环境保护的常识。故选B考点:环境保护6.打捞韩国“岁月号”沉船是在水下作业,潜水员需要呼吸富氧空气。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高于普通空气中的含量,富氧空气中氧气与其他气体的体积比可以是()A.1︰2B.1︰5C.1︰4D.21︰797.西藏地区独特的高原风景早就吸引了小明,他很想在国庆期间前往观光。但爸爸说初到西藏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这是由于()A.高原地区的氧气与平原地区的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6\nB.高原地区的空气中氧气含量过高,让人有压抑感C.高原地区的空气稀薄,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D.高原地区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让人感到窒息8.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培养中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化学实验研究》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图甲)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相对于原装置,以下评价不恰当的是()A.反应容积体积小,药品消耗少B.装置简洁,减少了甲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C.白磷比红磷着火点高,使用安全D.容器内径相等,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反应容积体积小,药品消耗少,正确,B、装置简洁,减少了甲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正确,C、白磷比红磷着火点低,错误,D、容器内径相等,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正确,故选C考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设计9.(8分)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同学们对竹子中的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6\n(1)收集竹子中的气体。小华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小刚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B两组,在相同的条件下,A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组采用小刚的取气方法,分别完成下面的实验。(2)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向所取气体中加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测定氧气含量。【查阅资料】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反思与评价】a.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原因是。b.两个方案的实验测定结果不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的是方案,原因是。c.经过A、B两组同学的实验,A组测得的竹子中含氧量总是大于B组的,你认为原因是。【答案】(2)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0(3)a、充分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b、方案二可以避免红磷在空气中点燃后再放入集气瓶中而导致的瓶内空气受热排出而形成的误差6\n10.某化学兴趣小组实验测出,人在呼吸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如下表所示:(1)请你判断:X是_________________。(2)请你回答:因参与人体新陈代谢而消耗的气体是。(3)请你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一种植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气体,它是______,为了检验这种气体,你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操作方法和现象)。(4)请你分析:X气体在呼吸过程中没有参与化学反应,在呼出的气体中它的体积分数减少了,原因是:.。【答案】(1)氮气(2)氧气⑶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后变混浊⑷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大大提高。【解析】6\n试题分析:空气中氮气约占其体积的78%,参与人体新城代谢的气体是氧气;人体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常用的是澄清石灰水;氮气虽然没有参与反应但由于其它气体量的增加,导致它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