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文革十年:1.【202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莱芜卷)】“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党内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抵制和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下列事件中不属于“抵制和抗争”的是()A.“二月逆流”B.停课停工“闹革命”C.四五运动D.邓小平整顿各方面工作【答案】B【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文化大革命”的十年2.【202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揭阳卷)】观察下图的画面和文字,你认为图片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历史()A.建国初期B.“文化大革命”时期C.三大改造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答案】B【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文化大革命的十年3.【202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鄂州卷)】(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材料二:人人有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人民有变更或废除旧政府,建立新政府的权利。材料三: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但“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对于推进新时期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具有重要作用。(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材料出自什么文件?(1分)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1分)13\n(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材料出自什么文件?(1分)该文件的颁布有何意义?(1分)(3)“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党的历史上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是指什么?(2分)(4)概括指出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2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步,这得益于我国坚持什么治国方略?(1分)【答案】(1)《人权宣言》(1分)人权与法治(1分)(2)《独立宣言》(1分)标志着美国的诞生(1分)(3)1968年刘少奇被错误地开除出党和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2分)(4)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2分)依法治国(1分)(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独立宣言》的认识。美国独立战争开始后,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法国大革命;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美国独立战争;人教版八年级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探索社会主义道路:1.【202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佛山卷)】学者彼得·诺兰认为,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中国当时的选择是()A.走上了由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发展道路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C.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3\nD.推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资本【答案】A【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2.【202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大庆卷)】1958年的《人民日报》曾出现过这样一些报道,“麻城建国一社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福建海星社创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记录”。这些报道反映出:()A.建国初国民经济的恢复B.“大跃进”时期浮夸风严重C.农业发展水平空前绝后D.农业合作化成果显著【答案】B【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3.【202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甘肃兰州卷)】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B.“大跃进”运动C.“文化大革命”D.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C【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文化大革命的十年4.【202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徐州卷)】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毛泽东认为“中国必须凭借其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寻求一条更快捷的现代化道路。”1958年开始的这条“更快捷的道路”带给中国的是()A.粮食产量大幅增长B.钢铁资源有效利用C.国民经济损失惨重D.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3\n【答案】C【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5.【202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莱芜卷)】作家莫言获诺贝尔奖的小说《蛙》有以下描写:“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A.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大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极大提高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答案】D【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6.【202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益阳卷)】请你根据小题表述的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将√涂黑,错误的将×涂黑。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急躁冒进的错误。【答案】√【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三大改造:1.【202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荆州卷)】1955年9—10月,毛泽东主编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他为此书写了2篇序言和104篇按语。毛泽东此举的目的是()A.推进土地改革运动B.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C.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D.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13\n【答案】B【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2.【202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自贡卷)】学习小组讨论题:“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正确的是()甲同学: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乙同学:正确认识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丙同学: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导地位丁同学:制定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A.甲同学B.乙同学C.丙同学D.丁同学【答案】C【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3.【202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黔南州卷)】下列表格是1952年至1956年,我国工业生产部分数据变化情况。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项目时间钢煤原油1952年135万吨66亿吨44万吨1956年447万吨110亿吨116万吨A.全国开展土地改革B.优先发展重工业C.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开展“文化大革命【答案】B13\n【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工业化的起步4.【202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淄博卷)】下列措施中,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是()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D.新经济政策【答案】B【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5.【202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张家界卷)】1956年底,基本完成,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答案】三大改造【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6.【202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常州卷)】(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把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个体经济,联合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则采取了加工订货和公私合营的方式。……1953—1957年工业生产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我国是18%(英国是4.1%,美国是2.8%)。中国用5年实现钢产量增长400万吨左右(英国用了24年,美国用了15年)。1957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比1952年增长42.8%;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材料二八大二次会议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赶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13\n原来的农业合作社只有数十户,最多一二百户,而人民公社则一般都在4000户以上,还有1万户的。在人民公社里,一切生产资料归公社所有,废除一切私有制。“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并带来严重后果。——以上材料均引自孙健《中华人发共和国经济史》材料三中共的政策从阶级斗争到济经济改革的大转变,是中国革命手段的重大改变。确定邓小平为中国最高领导者的地位,到1978年底才实现,邓的改革程序才得以开始。——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和对资本主义工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2分)(2)据材料二,指出“大跃进”运动的主要标志和中心。并指出人民公社的特点。(3分)(3)材料三中的“邓的改革程序”“开始”于哪次会议?这次会议所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2分)(4)据上述材料,归纳1953—1978年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线索。(3分)【答案】(1)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走合作化道路;(1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则采取了加工订货和公私合营的方式。(1分)(2)“大跃进”的主要标志是满目求快与高速度;中心是“以钢为纲”。(2分)“一大二公”。(1分)(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分)(4)随着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基本完成,从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一方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方面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我提前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从1958年开始由于“左”倾错误的发展,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急于求成的思想。“大跃进”过程中片面讲究速度;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强调公有制,这些都超越了当时历史的发展阶段,造成了1959~1961年的三年困难局面。到后来“左”倾思想越来越严重,直至造成“文革”十年内乱,使我国经济发展走了多年的弯路。直到1978年底,才真正作出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言之有理即可,3分)13\n讲究速度;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强调公有制,这些都超越了当时历史的发展阶段,造成了1959~1961年的三年困难局面。因为后来“左”倾思想越来越严重,直至造成1966——1976年“文革”十年内乱,使我国经济发展走了多年的弯路。直到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才真正作出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人教版八年级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的历史转折;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工业化的起步工业化起步:1.【202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西卷)】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不断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答案】C13\n【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工业化的起步2.【202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淄博卷)】读下表,对表格内容解读正确的选项是()1952年和1957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表A.农轻重比例失调B.农业生产停滞不前C.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D.重工业发展成就突出【答案】D【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工业化的起步3.【202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龙岩卷)】下图所示成就完成于()A.“一五计划”时期B.“大跃进”时期C.“文革”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答案】A13\n【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4.【202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温州卷)】我市有位小学生发明了“新型理发围布”,其专利以1万元的价格被人买走。这说明该小学生享有()A.受教育权B.人格尊严权C.财产继承权D.智力成果权【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法律保护智力成果权。5.【2022届天津红桥区九年级中考一模(学业模拟)】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里的“里程碑”主要是指()A.“共同纲领”的颁布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答案】D【考点定位】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6.【202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鄂州卷)】(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材料二:人人有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人民有变更或废除旧政府,建立新政府的权利。材料三:13\n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但“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对于推进新时期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具有重要作用。(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材料出自什么文件?(1分)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1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材料出自什么文件?(1分)该文件的颁布有何意义?(1分)(3)“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党的历史上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是指什么?(2分)(4)概括指出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2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步,这得益于我国坚持什么治国方略?(1分)【答案】(1)《人权宣言》(1分)人权与法治(1分)(2)《独立宣言》(1分)标志着美国的诞生(1分)(3)1968年刘少奇被错误地开除出党和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2分)(4)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2分)依法治国(1分)【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法国大革命;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美国独立战争;人教版八年级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文化大革命”的十年7.【202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泰州卷)】(2022·江苏泰州)(8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古代政治制度对比】材料一13\n(1)根据图一、图二说明古代雅典与中国最高权力的归属。与古代雅典相比,秦朝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3分)【近代西方民主进程】材料二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2)英国“光荣革命”后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根据材料二分析这种新制度对英国的影响。(2分)【中国民主法制探索】材料三(3)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是什么?说明图四中宪法的历史地位。(2分)【展望中国法治前景】(4)二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有权不能任性。结合以上内容,谈谈你对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1分)【答案】(1)雅典最高权力归属公民大会,中国最高权力归属皇帝。(2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1分)(2)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1分)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有利于和平地实现现代化。(1分)(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分)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1分)(4)民主与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民主与法治相辅相成。(言之有理即可,1分)13\n【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西方文明之源;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工业化的起步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