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南开中学2022年中考历史5月模拟试题(一)(无答案)(全卷共五个大题满分:50分时间:与政治学科共用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你认为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在机读卡上)1.下图是中国境内某种早期人类的复原头像,下列表述与之相符的是()①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②已经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③生活在约18000年前④具备了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但仍保留猿类特点⑤能够人工取火⑥会用兽皮缝制衣服A.①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②③⑤⑥D.④⑤⑥2.暑假将至,小明计划和同学进行一次以中国古代文化为主题的出游,他初步草拟了以下几个方案,请你帮他选出错误的一项()A.前往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山东曲阜参观孔庙B.去重庆三峡博物馆欣赏乌杨阙C.走进湖北省博物馆,聆听战国编钟奏出美妙乐曲D.到四川广汉去游览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3.美籍华裔史学家唐德刚教授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到:“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予汉武。”这次“大转型”主要表现是()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C.行省制取代封国制D.郡国制代替郡县制4.汉代巴郡民歌创作兴盛。其中有一首:“晨风习习吹动,春雨滋润禾苗。太守注重农业,百姓丰足富饶。”民歌中颂扬的太守是()A.张仪B.吴资C.马相D.文翁5.抗战期间,利用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负责宣传文化工作的合法身份,促进抗战文化统一战线建立的是()A.阳翰笙B.郭沫若C.夏衍D.陶行知6.下列图片中的历史人物都曾英勇抗击外来侵略,他们为国立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②③④①B.④③①②C.②④①③D.④①③②7.下列历史事件,存在因果关系的是()A.中共“七大”——百团大战B.马歇尔计划一一美国经济复苏C.商鞅变法——铁器的普遍使用D.第三次科技革命——知识经济8.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6-\n部门工业农林水利交通运输文化教育卫生其它投资比例58.2%7.6%19.2%7.2%7.8%(注: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A.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B.优先发展重工业C.优先发展运输交通业D.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9.下图人物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下列关于他革命和政治活动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①1936年底和叶剑英等代表中共参加西安事变的调停,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②1939年1月担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直接领导国统区党的工作③1949年10月1日,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国防部长④1953年代表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⑤1971年率团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使我国成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④⑤D.②③④10.每一幅照片都是真实的历史教科书,请将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①②③④A.④②③④B.③①④②C.④②①③D.②④③①11.我们国家在“十二五”规划起航之际,香港和澳门被历史性地列为专章进行阐述,这都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香港和澳门的强大支持与关怀。下列有关香港和澳门的历史,说法正确的是()①香港、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②1842年英国完全占领香港③我国运用“一国两制”的构想成功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④1987年中英两国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⑤1997年12月20日澳门正式回归A.①②④⑤B.①③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⑤12.20世纪的最后一期《时代》周刊中,评选出了一位“世纪人物”。《时代》周刊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原子和宇宙谜的开启者……”。这位“世纪人物”是()A.牛顿B.贝多芬C.爱因斯坦D.伏尔泰13.有人说:欧洲曾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但是从今天的形势看,欧洲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已经几乎不存在了。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应是()A.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B.联合国作用加强C.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的建立D.两极格局的形成14.二战期间,面对日本法西斯军队的进攻,美国总统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材料反映了()A.美国难以抗击法西斯军队的疯狂进攻B.日本无力发动对世界其它地区的侵略C.中国的抗战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D.中国是世界反西斯战争的重要力量-6-\n15.2022年1月10日,日本《读卖新闻》发表社论:“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要想应对经济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以及核扩散等全球问题,离不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协调。”这段话表明()A.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经济地位下降B.经济全球化不利于世界范围内资源的合理分配C.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解决D.发展中国家力量增强,成为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二、判断题(5分)阅读下列材料判断:材料一:1898年6月,在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法,史称“戊戌变法”。维新派想要通过此次变法。以政治改良的手段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费本主叉.同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戊戌六君子”被杀,变法失败。但此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材料二:1711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以雷霆万钧之势发动的武昌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革命浪潮在全国迅速蔓延。此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同时也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下表述是从上述材料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机读卡上涂“A”:违背了上表信息的,请在机读卡上涂“B”;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机读卡上涂“C”。16.戊戌变法发生在19世纪末期,辛亥革命发生在20世纪初期。()17.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要求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发展资本主义。()18.戊戌变法的失败,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19.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20.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与观念的传播。()三、填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21题2分,22题3分,共5分。)21.填图:(1)请在图中的方框内填入丝绸之路的起点。(1分)(2)请问为何以此为起点?(1分)22.观察下图,请将代表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填写在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3分)A.1940-1945年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心B.在该地周恩来首次提出了“求同存异”倡议C.20世纪90年代该地成为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6-\n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3题6分,第24题7分,共13分。)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绵延2000多年,堪称世界民族交往史上的奇迹……到了近代,由于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两国友好关系受到严重破坏。这段不幸历史,给中华民族造成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节选自胡锦涛2000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演讲材料二: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发表联合公报,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田中首相为何最终决意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看看他在10年后接受采访时候就中日关系的重要性所谈的感想,或许能从中窥探一二。他说:“……如不解决中日关系,就不可能有日本的稳定。第三,日本的安全保障……对日本来说,不仅依靠日美安保条约,还要与中国结成友好关系。如中日美三国形成等边三角形关系的话,远东的和平就能实现。日本与中国建立正常国家关系,比在亚洲建立NATO(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更能成为强有力的安全保障。”——节选自《中日关系:从战后走向新时代》材料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针对此前日本内阁成员参拜靖国神社发表的谈话:靖国神社问题的实质是日本政府和领导人如何认识和对待过去对亚洲邻国的侵略历史。如果日本领导人将日本军国主义的对外侵略扩张和殖民统治视为引以“自豪”的。历史和传统”,企图挑战二战结果和战后国际秩序,日本将永远走不出历史的阴影,日本同亚洲邻国的关系将没有未来。(1)结合所学知识各列举一例说明材料一中的。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田中角荣决意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原因。(1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日本内阁成员参拜靖国神社的实质。(1分)(4)综上材料,你认为处理中日关系的正确态度是什么?(2分)-6-\n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罗斯福新政始于1933年,直至罗斯福两届总统任期结束,历时8年。实施“新政,,的直接动因。在于美国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这是美国历史上对经济的破坏作用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大危机期间美国股市暴跌,大批企业破产,失业人数大量增加,银行倒闭。生产持续下降。——节选自《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产物,它的最重要的后果是使美国度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恢复了人们对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信心,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潜在危险,是历史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罗斯福是资产阶级政治家,他当然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这正如斯大林所说,罗斯福新政“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也谈不到改造社会,谈不到消灭这种生产无政府状态和危机的旧的社会制度,而只是限制旧的社会制度的个别坏的方面,限制旧的社会制度的个别极端的表现。”——节选自《简述罗斯福新政及其启示》材料三:美国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优势地位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美国联邦政府在战后对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进行大量的投资。比如美国政府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175亿美元:对宇航工业的投资,从60年代末起每年投入50多亿美元。美国政府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战后科技革命的需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有直接的作用。…”此外,美国政府还通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社会保障政策等,在缓和国内阶级矛盾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罗斯福针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所采取的最主要措施。(1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谈不到消灭危机的旧的社会制度”指的是什么?(1分)(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的内在联系(2分)(4)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3分)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5题7分,第26题5分,共12分。)25.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自近代以来,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请举一近代反外来侵略的例子并加以说明。(2分)(2)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请问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1分)标志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历史结束的事件是什么?(1分)-6-\n(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怎样的历史新时期?(1分)(4)综上所述,你认为怎样实现中国梦。(2分)26.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各民族生生不息,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1)今年4月23日,疆独分子在新疆巴楚县发生“4·23”严重暴力恐怖犯罪案件。请你用史事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分)(2)魏晋南北朝时期一少数民族为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而进行的改革是什么?它的影响如何?(2分)(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4)当前少数民族地区还比较落后,请你想一对策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1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