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市凤凰中学2022届高三化学填空题综合专题练习1.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原理] 2KMnO2+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实验编号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0.6mol/LH2C2O4溶液H2O0.2mol/LKMnO4溶液3mol/L稀硫酸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13.02.03.02.04.023.03.02.02.05.233.04.01.02.06.4请回答:(1)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利用实验1中数据计算,用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KMnO4)=__________________。(3)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n(Mn2+)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n(Mn2+)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应如图2所示。该小组同学根据图2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设。并继续进行实验探究。①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方案,并填写表中空白。实验编号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0.6mol/LH2C2O4溶液H2O0.2mol/LKMnO4溶液3mol/L稀硫酸43.02.03.02.0t③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过程。(1)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炭即可产生水煤气。反应为:C(s)+H2O(g)CO(g)+H2(g)ΔH=+131.3kJ·mol-1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措施有________(填序号)。①增加C的物质的量②升高反应温度③随时吸收CO、H2转化为CH3OH④密闭定容容器中充入CO(g)(2)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H2O(g)CO2(g)+H2(g),得到如下两组数据:实验组温度/℃起始量/mol平衡量/mol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H2OCOH2CO1650241.62.452900120.41.63①实验1中以v(C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②该反应的逆反应为__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3)在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2mol的CO和6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O(g)+2H2(g)CH3OH(g) ΔH<0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4\n①由图可知反应在t1、t3、t7时都达到了平衡,而在t2、t8时都改变了条件,试判断t8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②若t4时降压,t5时达到平衡,t6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请在图中画出t4~t6时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实验编号HA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混合后溶液的pH甲0.10.1pH=a乙0.120.1pH=7丙0.20.1pH>7丁0.10.1pH=103.(Ⅰ)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甲、乙、丙、丁代表不同的一元酸)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混合溶液的pH如表所示:(1)从甲组情况分析,如何判断HA是强酸还是弱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组混合溶液中c(A-)和c(Na+)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A.前者大B.后者大C.二者相等D.无法判断(3)从丙组实验结果分析,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析丁组实验数据,写出该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结果(列式):c(Na+)-c(A-)=________mol·L-1.(Ⅱ)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B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B===H++HB- HB-H++B2-回答下列问题:(5)在0.1mol·L-1的Na2B溶液中,下列粒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________.A.c(B2-)+c(HB-)=0.1mol·L-1B.c(B2-)+c(HB-)+c(H2B)=0.1mol·L-1C.c(OH-)=c(H+)+c(HB-)D.c(Na+)+c(OH-)=c(H+)+c(HB-)4、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体积相同,pH均等于13的氨水和Na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m倍、n倍,溶液的pH都变成9,则m与n的关系为__________。(2)体积相同,浓度均为0.2mol/L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倍,溶液的pH分别变成m和n,则m与n的关系为__________。(3)体积相同,浓度均为0.2mol/L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m倍、n倍,溶液的pH都变成3,则m与n的关系为____________。(4)现有pH=2的醋酸甲和pH=2的盐酸乙:①取10mL的甲溶液,加入等体积的水,醋酸的电离平衡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另取10mL的甲溶液,加入少量无水醋酸钠固体,待固体溶解后,溶液中c(H+)/c(CH3COOH)的比值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无法确定”)。②相同条件下,取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各稀释100倍。稀释后的溶液,其pH大小关系为:pH(甲)________pH(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③各取25mL的甲、乙两溶液,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稀溶液中和至pH=7,则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大小关系为:V(甲)______V(乙)。④取25mL的甲溶液,加入等体积pH=12的NaOH溶液,反应后溶液中c(Na+)、c(CH3COO-)的大小关系为:c(Na+)______c(CH3COO-)。(5)已知下列物质在20℃下的Ksp如下,试回答下列问题:化学式颜色KspAgCl白色2.0×10-10AgBr浅黄色5.4×10-13AgI黄色8.3×10-17Ag2S黑色2.0×10-48Ag2CrO4红色2.0×10-12①20℃时,上述五种银盐饱和溶液中,Ag+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__________。③测定水体中氯化物的含量,常用标准硝酸银法进行滴定,滴定时,应加入的指示剂是________。A.KBrB.KIC.K2SD.K2CrO4(6)氯气在295K、100kPa时,在1L水中可溶解0.09mol,实验测得溶于水的Cl2约有三分之一与水反应。估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计算);5、面对全球近期的气候异常,环境问题再次成为焦点。化工厂以及汽车尾气排放的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等气体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1)CO中毒是由于CO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血红素部分反应生成碳氧血红蛋白,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CO+HbO2O2+HbCO。实验表明,c(HbCO)即使只有c(HbO2)的1/50,也可造成人的智力损伤。已知t℃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200,吸入肺部O2的浓度约为1.0×10-2mol/L,若使c(HbCO)小于c(HbO2)的1/50,则吸入肺部CO的浓度不能超过________mol/L。4\n(2)汽车尾气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安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已知反应2NO(g)+2CO(g)N2(g)+2CO2(g) ΔH=-113kJ/mol①实验发现该反应在100℃~400℃的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却约为原来的3倍,在400℃~450℃时,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却约为原来的10倍,而温度高于450℃时,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又约为原来的3倍。若其他反应条件不变,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为了模拟催化转化器的工作原理,在T℃时,将2molNO与1molCO充入1L反应容器中,反应过程中NO(g)、CO(g)、N2(g)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如右图所示,则反应进行到15min时,N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如温度升高时,K值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增大压强时,K值________________。④请在图中画出20~30min内NO、CO浓度发生变化的曲线,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同时改变了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可能是____(填字母)。a.加入催化剂b.降低温度c.缩小容器体积d.增加CO2的物质的量⑤当25min达到平衡后,若保持体系温度、容积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NO、N2气体各1mol,平衡将________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⑥某恒容容器内发生的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①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②v正(H2O)=v逆(H2) ③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④容器中气体总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⑤消耗nmolH2的同时消耗nmolCO温度/℃4005008301000平衡常数K10910.66、(Ⅰ)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l。利用反应4HCl+O22Cl2+2H2O,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对于该反应下图是在4种投料比[n(HCl)∶n(O2),分别为1∶1、2∶1、4∶1、6∶1]下,反应温度对HCl平衡转化率影响的曲线。(1)曲线b对应的投料比是________。(2)当曲线b、c、d对应的投料比达到相同的HCl平衡转化率时,对应的反应温度与投料比的关系是________。(3)投料比为2∶1、温度为400℃时,平衡混合气中Cl2的物质的量分数是________。(Ⅱ)反应aA(g)+bB(g)cC(g)(ΔH<0)在等容条件下进行,改变其他反应条件,在Ⅰ、Ⅱ、Ⅲ阶段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回答问题:(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的平均反应速率vⅠ(A)、vⅡ(A)、vⅢ(A)从大到小排列次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3)B的平衡转化率αⅠ(B)、αⅡ(B)、αⅢ(B)中最小的是________,其值是________。(4)由第一次平衡到第二次平衡,平衡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比较第Ⅱ阶段反应温度(T2)和第Ⅲ阶段反应温度(T3)的高低:T2________T3(填“>”、“<”或“=”),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达到第Ⅲ阶段平衡后,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假定10min后达到新的平衡,请在下图中用曲线表示第Ⅳ阶段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上必须标出A、B、C)。4\n4、(1)m>n (2)m<n (3)m>n(4)①向右 减小 ②小于 ③大于 ④小于(5)①Ag2CrO4>AgCl>AgBr>AgI>Ag2S②2.7×10-3 ③D(6)K===4.5×10-4(mol/L)25、(1)1.0×10-6(2)①催化剂在400℃~450℃活性最大②0.4/15mol/(L·min)[或0.027mol/(L·min)]③ 减小 不变④如图ab⑤向左⑥:①②③④6、(Ⅰ)(1)4∶1 (2)投料比越高,对应的反应温度越低(3)30.8%(Ⅱ)(1)1∶3∶2(2)vⅠ(A)>vⅡ(A)>vⅢ(A)(3)αⅢ(B) 0.19(19%)(4)正反应方向 从反应体系中移出产物C(5)> 此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6)(注:只要曲线能表示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及各物质浓度的相对变化比例即可)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