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小升初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形状的纸片中,不能围成圆柱形纸筒的是( )。A. B. C. D. 2.有理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各数中,可能在0到1之间的是( )。A.﹣a B.|a| C.|a|﹣1 D.a+13.农历腊月的某一天,北京的气温是-3℃,哈尔滨的气温是-10℃,青岛的气温是0℃,( )的温度最低。 A.哈尔滨 B.北京 C.青岛4.王老师把3000元存入银行,定期2年,年利率按2.25%计算,到期可得本金和税后利息共( )元。 A.3000 B.3135 C.1085.关于“0”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是正数 B.0是负数 C.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6.根据a×b=c×d.下面不能组成比例的是( )。 A.d∶a和b∶c B.a∶c和d∶b C.b∶d和a∶c D.a∶d和c∶b\n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以高。 ( )2.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反比。( )3.某校今年毕业360名学生,记作-360名,又招收新生700名,可以记作-700名。 ( ) 4.车轮的直径一定,车轮的转数和它前进的距离成正比例。 ( )5.小丽的妈妈在银行存了5万元三年期的教育储蓄(不缴利息税),年利率3.24%。到期后能拿到利息1620元。 ( )6.一个直角三角形沿一条边旋转一周,就会得到一个圆锥体。( )三.填空题(共9题,共19分)1.下图是用160厘米长的铁丝做成的一个长方体框架,它的长、宽、高的高比是5:2:1,这个长方体的长是( )厘米,底面积是( )平方厘米。2.想一想,填一填。如果小丽向北走80米,记作+80米,那么小强向南走150米,记作________米。 3.公顷:125平方米的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4.学校把搬运750块砖的任务,按人数分给五年级一班和五年级二班.五年级一班有40人,五年级二班有35人,一班应搬( )块,二班应搬( )块。5.+12读作( ),-20℃读作( )。6.甲、乙两数的比值是,若甲数和乙数同时乘0.469,则新的两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7.甲数是乙数的,甲数和乙数的比是( ):( ),乙数和甲数的比是( ):( )。8.零下10摄氏度记作( ),零上21摄氏度记作( )。9.明明向东走50米记作+50米,那么他向西走40米记作( )米。\n四.计算题(共2题,共13分)1.求下图圆锥的体积。2.求未知数x。五.作图题(共1题,共6分)1.根据下面的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各场所的位置。 ①乐乐家在电视塔的北偏东30°方向1km处。\n②商场在电视塔的南偏西45°方向1500m处。六.解答题(共6题,共35分)1.一本书,小仙女第一天读了全书的,第二天读的页数与第一天读的页数的比是6∶5,两天后还剩下54页没读,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2.一个圆柱形玻璃容器的底面直径是10厘米,把一块铁块从这个容器的水中取出后,水面下降2厘米,这块铁块的体积是多少? 3.在“十一黄金周”优惠活动中,一款运动鞋现价120元,比原价降低了25%。这款运动鞋原价多少元? 4.一件衬衣降价20%后,售价为100。这件衬衣原价是多少元? 5.张老师到我市行政大楼办事,假设乘电梯向上一楼记作+1,向下一楼记作-1.张老师从1楼(即地面楼层)出发,电梯上下楼层依次记录如下:(单位:层)+5,-3,+10,-8,+12,-6,-10. (1)请通过计算说明李老师最后是否回到了出发地1楼? (2)该中心大楼每层楼高约3米,请算一算,李老师最高时离地面约多少米?(提示:2楼只有1个楼层的高,以此类推)6.幼儿园买回240个苹果,按照大、中、小三个幼儿班的人数分配给各个班。大班有28人,中班有25人,小班有27人。三个班各应分多少个苹果?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C3.A4.B5.C6.C二.判断题1.×2.×3.×4.√\n5.×6.×三.填空题1.25;2502.-1503.30:1;304.400;3505.正12;零下20℃6.5:87.3;4;4;38.-10℃;21℃9.-40四.计算题1.3.14×(12÷2)2×14×13=3.14×36×14×13=527.52(cm3) 2.(1)0.4(2)5(3)14(4)36五.作图题1.如图:六.解答题\n1.×=54÷(1--)=120(页)2.3.14×(10÷2)2×2=3.14×25×2=157(cm3)答:这块铁块的体积是157cm3。3.解:120÷(1-25%)=120÷75%=160(元)答:这款运动鞋的原价为160元。 4.100÷(1-20%)=125(元) 答:这件衬衣原价是125元。5.(1)解:+5-3+10-8+12-6-10=0,即回到了1楼。(2)解:第一次:5楼,15米;第二次:2楼,6米;第三次:12楼,36米;第四次:4楼,12米;第五次:16楼,48米;第六次:10楼,30米;第七次,0楼,0米。李老师最高时离地面约48米。6.大班:240×=84(个)中班:240×=75(个)\n小班:240×=8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