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专项复习课题备课人审核人案序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学习内容与流程【知识链接】说明文的分类:1、事物说明文:介绍事物形体特征的说明文;2、事理说明文:介绍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等科学知识的说明文。【复习过程】一、介绍命题的热点,引导学生关注时文。出于强化学生科技意识、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精神的需要,着眼于培养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说明文在近几年全国各地的语文中考试卷中所占的比例在逐年增大,其难度也在逐年提高。从各地的中考题看,出题角度更侧重于对能力的考查,相应的文体意识与被淡化了,主要趋势是:1、阅读材料以课外为主,注重选文的科学价值。2、以考查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说明方法为主,并关注领会作品所体现出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3、题型上仍以答题题为主,但选择题的比例在扩大。二、答题指导(一)分清说明的对象。1、首先,要区分说明文的类型;2、其次,抓住文章中心句及关键性词语。(二)如何把握说明事物的特征和概括说明的内容。1、找中心句;2、概括、提炼、归纳。(三)说明的方法及其作用。(见《火线100天》207页“解题技巧”)(四)品味语言1、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1)瞻前顾后法;(2)比照辨析法;(3)参考语境法。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1)对于结构复杂的句子,可以用“抽取主干法”,抓住句子主干,理解那些修辞、限制等附加成分,进而理解其含意。(2)对于内涵较丰富的句子,应该依照“句不离段”2\n的原则,结合上下语境,整体解析。(3)对于与文章中心和结构密切相关的句子,既要注意它在段中篇中的位置,又要看清其来龙去脉。 3、理解说明文的语言风格。(主要题型及答题模式)(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模式:准确/科学/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激发了读者的兴趣——一定要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2)××词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模式:不可以,××词的意思是……,所换词语的意思是……,换了后意思有所改变,不符合实际/没原文形象生动。)(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模式:不能删去。如果删掉了××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三、当堂练习(见练习题《走向3D时代》)四、检查反馈反思重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