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六【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汉字的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将汉字按照结构进行归类。2.借助拼音朗读儿歌。背诵儿歌。进一步感受方位词。初步了解借助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3.展示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成果,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4.朗读、背诵《古朗月行(节选)》。5.和大人一起读《谁会飞》,感受儿歌的生动有趣,了解动物都有自己不同的活动方式。【教学重点】展示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成果,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课文插图、“我会说”中的词卡。【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步了解汉字的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将汉字按照结构进行归类。2.借助拼音朗读儿歌。背诵儿歌。进一步感受方位词。初步了解借助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教师过渡:同学们都喜欢去游乐园,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去畅游语文乐园,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六”。在这个乐园不但可以欣赏有趣的图画,可以做游戏,还可以穿越到古代……在这些有趣的活动中,我们还可以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设计意图:课的开始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为学生创设一个畅游语文乐园的情境,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游戏活动,巩固知识(一)生字结构我会分。1.教师过渡:让我们开始今天的语文之旅吧!我们先来到一片果园里。教师引导:地上掉了好多苹果,你能根据苹果上的生字来分一分苹果吗?预设1:我根据生字的音节来分,整体认读音节分到一个筐里,其他音节分到一个筐里。预设2:我想根据结构来分,左右结构的生字分到一个筐里,上下结构的生字分到一个筐里。(板书:上下结构左右结构)2.教师引导:我们一起连连线,按结构将生字分成两类。3.教师启发:你还知道哪些左右结构的字,哪些上下结构的字?预设1:“你、妈、加、秋、林、好”是左右结构。预设2:“苹、草、花、空、音、雪”是上下结构。(设计意图:让学生边玩边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学生自己发现并确定分类标准,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说一说还知道哪些左右结构或上下结构的字,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扩大了学生识字的空间。)(二)辨别方向我能行。1.辨方向。教师过渡:我们继续游玩,在野外游戏,你能准确地辨别方向吗?预设1: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相反的方向是西方。预设2:太阳中午的时候在南方。教师引导:你还知道怎么分辨前后左右吗?预设1:自己面向的方向是前,相反的方向是后。预设2:写字的手是右手,右手的一方是右方,相反的方向是左方。教师启发:知道了前后左右,就能根据太阳升起的方向判断东南西北了。(板书:方位词:前后左右东西南北)2.读儿歌。(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地读一读儿歌。(2)教师范读: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清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1)指名分句朗读,教师相机指导字音。(2)同桌合作读一读,互相纠正字音。(3)请男女同学合作朗读,读出韵味。3.认识方位词。(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再读这首儿歌,一边读一边圈出表示方位的字词。(2)出示生字卡片,同桌互相认一认,找一找方向相反的字。(3)学生在小组里一边做动作指方向,一边读儿歌。4.练一练。教师引导:你能在句子中填上合适的表示方向的词语吗?试一试吧。教师启发:你还知道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吗?预设1:树桩的年轮宽大稀松的那面是南面。预设2: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5.再读儿歌,整体回顾。(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把儿歌读正确、流利。同时,结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创设了丰富的情境,设计了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游戏、情境中读文识字,辨别方向。)三、小结评价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畅游了语文乐园,旅程虽然还没有结束,可我们的收获却不少。在语文乐园中,不但可以做游戏,还可以学到很多语文知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一样,只要大家留心观察,就会学到很多知识,认识很多汉字。希望我们都能做一个细心的孩子,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四、板书设计语文园地六上下结构方位词:前后左右左右结构东西南北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展示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成果,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2.朗读、背诵《古朗月行(节选)》。3.和大人一起读《谁会飞》,感受儿歌的生动有趣,了解动物都有自己不同的活动方式。【教学过程】一、展示台教师过渡:让我们继续走进“语文园地六”,本节课又会有哪些收获呢?1.教师引导:小朋友们看,我们来到了一座小镇上,看看小镇上都有什么?想想它们都是干什么的?预设1:公交站牌是公交车停站的地方。预设2:卫生院是看病的地方。预设3:报刊亭是卖书和报纸的地方。2.教师过渡: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招牌上的汉字,不会读的可以问一问同桌,也可以问老师。同桌互相考一考。3.指名领读招牌上的汉字。4.你还认识哪些字,从哪认识的?预设1:看动画片、读书。预设2:广告牌、食品包装。5.下面广告牌上的字你都认识吗?试着读一读。(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发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在自读、同桌互助、请教老师的过程中主动识字,逐步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二、日积月累教师过渡:当夜幕降临,一轮圆月挂在夜空,夜晚变得美丽而富有诗意!唐朝诗人李白钟爱圆月,写了一首诗,我们来听一听吧。1.教师范读、领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地朗读古诗。3.指名读古诗,教师相机纠正字音。
1.教师引导:请你结合书中插图,一边读一边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说一说读懂了什么。预设1:李白把月亮当成了白玉盘。教师追问:为什么诗人李白把月亮当成了白玉盘?预设2:白玉盘是圆的。预设3:圆圆的月亮散发着银白色的月光,很像白玉盘。教师小结:李白的想象多么丰富,多么有趣呀!2.指导朗读。教师过渡:小时候不知道圆圆的月亮是什么,把它叫做白玉盘。又以为它是梳妆用的镜子,飞到蓝蓝的云上了。多美的景色啊。让我们来把古诗美美地读一读吧!3.练习背诵古诗。(1)同桌合作背一背。(2)指名背诵。(3)结合画面进行引导,全班齐背。4.教师引导:你还知道李白的哪些和月亮有关的诗呢?预设:《静夜思》(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形象、直观的表象是理解古诗的桥梁,此环节借助多媒体,创设了丰富、生动的图像,既引起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又把图文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熟读成诵。)三、和大人一起读教师过渡:欢迎你来到读书乐园。本节课我们要读的是一首儿歌,请大家齐读儿歌的名字——《谁会飞》。1.教师播放朗读录音,引导学生思考:儿歌中写了几种动物?预设:儿歌中写了鸟、马还有鱼。2.学生借助拼音朗读儿歌,师生纠正字音。3.感知儿歌内容。教师引导:文中提出了几个问题,是怎样回答的?预设1:会飞、会跑、会游的动物分别是谁?
预设2:会飞的动物是鸟,会跑的动物是马,会游的动物是鱼。预设3:它们是怎么活动的?预设4:鸟扇扇翅膀去又回,马四脚腾空仰天叫,鱼摇摇尾巴摆摆头。4.学生做动作读儿歌。5.激发想象,创编儿歌。教师启发:除了小鸟还有谁也会飞?预设:蜻蜓会飞,蜜蜂会飞……预设:谁会飞?鸽子会飞。鸽子怎样飞?振翅排队来又回。6.积累优美词句。教师引导:你喜欢哪些词语或优美的句子,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交流,读一读,背一背。(设计意图:通过与大人一起读儿歌的活动,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质量,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好词佳句,从而丰富语言积累。)【教学反思】《语文园地六》的设计内容既关注了字词句的训练,也关注了积累和阅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识汉。整个教学设计以畅游语文乐园这一情境贯穿始终,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关注了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范围,学生在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之后能够举一反三,获得更多的知识,增强主动学习语文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