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有对( )的义务。A.国家B.社会C.家庭D.以上都是2.( )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A.宪法B.民法C.刑法D.道德3.( )是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的法律。A.刑法B.行政法C.民法D.劳动法4.( )是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A.行政法B.刑法C.民法5.生活照中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在工厂里将用( )法维权。A.劳动法\nB.刑法C.治安管理处罚法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6.下列属于中国公民的是( )。A.来中国旅游的日本游客B.外籍华人C.父亲是德国公民,母亲是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美国7.学校足球队的同学要参加全省小学足球比赛,按照规定他们要凭身份证参赛。那么他们办理的身份证有效期应该是( )。A.5年B.10年C.20年8.爸爸被施工队拖欠工资,应该依据( )申请劳动仲裁。A.《侵权责任法》B.《治安管理处罚法》C.《劳动法》D.《行政诉讼法》9.一切违反( )的行为都应该得到追究。A.规定B.宪法C.纪律10.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下列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是( )。①受教育权②人身自由权\n③平等权④休息权⑤宗教信仰自由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二.填空题(共10题,共42分)1.法律调整( ),保护( ),维护( ),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2.我国的第一部宪法于( )年颁布。我国现行宪法是( )颁布的,2014年,我国将( )设为国家宪法日,也是全国( )宣传日。3.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 )、政治、经济、社会、( )等方面的权利。4.树立( )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 )。知道( )是我们行动的根本依据。5.( )是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纳税人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电话,查询有关税收的法律和政策,咨询如何办理( )、发票购领、申报纳税,举报税收违法行为。6.( )就如同树根,其他( )就好比繁茂的枝叶。7.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 )的共同参与。8.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 )居民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9.(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10.宪法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 )和必须履行的基本(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民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2.每个中国公民的身份证号码都不一样。( )3.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 )4.很多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我国不一样,我们应当尊重。( )5.中国公民到其他国家,不用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6.“12308”是办理公民身份证时的热线电话。( )7.不履行义务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 )8.配合警察依法查验身份证是我们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 )9.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 )10.我们生活在蓝天和阳光下,也生活在法律中。( )四.连线题(共2题,共16分)\n1.请把有联系的内容连起来。 每次升起时,师生一起唱《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小芳师范毕业后,被聘为学校的英语老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工厂排放废气,附近居民不能呼吸新鲜空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学校门口的墙上,禁止张贴烟草广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王明参加了村委会主任民主选举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小明到了上学年龄,上一年级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2.连线魔方。五.简答题(共5题,共28分)1.法律的作用?2.为什么说“国家宪法日一年只有一天。但是我们对宪法的认识,不能止于这一天。”3.你知道我国的哪些法律名称,请列举。4.简要说明刑法和民法的作用有什么区别?5.请简要介绍一下刑法?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公民的身份证复印件能随意丢弃吗?为什么?\n七.材料题(共1题,共6分)1.李明的爸爸是一名退伍军人,七周岁开始上小学,学习非常努力,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从部队退役后回到地方自己创办了公司,做了老板,他诚信经营,按时缴纳税款,去年,他又被选举为全国人大代表。(1)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小明的爸爸享受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2)你还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权利或者应该履行哪些义务?八.综合题(共3题,共25分)1.判断并回答。(1)下列情景属于道德、法律还是纪律?①小伙子,你能给老人让个座吗?属于 ②无故迟到、旷课,这是违反校规的。属于 ③无证驾驶,后悔呀!属于 (2)你认为违反法律和违反纪律的后果一样吗?分析一下法律和道德、纪律的联系与区别。2.如果爸爸就职的公司拖欠爸爸工资,你认为爸爸应该怎么办?3.法律知识我知道。(填序号)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过期食品吃坏肚子。( )(2)叔叔阿姨去民政局领结婚证。( )(3)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时唱国歌。( )(4)国家规定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师节。( )(5)一家工厂偷偷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大量的鱼虾死亡。(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n1.D2.A3.A4.A5.A6.C7.A8.C9.B10.B二.填空题1.社会关系;合法权益;公共秩序2.1954;1982;12月4日;法制 3.人身;文化4.宪法;知识;宪法5.12366;税务登记 6.宪法;法律7.世界各国8.查验9.税收10.权利;义务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图:\n2.如下:五.简答题1.(1)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2)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3)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2.通过丰富多彩的宪法传宣传教育活动,我们能更好地学习宪法,了解宪法。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更要做到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保证宪法实施。3.(至少回答3个),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等等均可。4.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5.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与什么样的惩罚。六.辨析题\n1.公民的身份证复印件不能随意丢弃。因为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因个人信息泄漏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七.材料题1.(1)受教育权、依法服兵役的义务、劳动权、依法纳税的义务、被选举权(2)人身自由权 财产所有权等等(答案不唯一)八.综合题1.(1)道德;纪律;法律(2)不一样;纪律、道德、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纪律由各单位制定,对本单位的人有约束力,道德是若干年的约定俗成的东西,能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和思想,是自然善的一面,不具有强制性。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我们每一位社会公民,不仅要遵守法律,自觉守法,还应该要遵守社会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2.(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2)最有效的是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不用律师),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还不赔,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3.⑤;②;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