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我们是一家人》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爸爸下岗了,我们作为子女,正确的做法是( )。A.替爸爸不值B.不要零花钱了C.陪爸爸喝酒解闷D.一家人打牌取乐2.下列做法不能给予家人精神安慰的是( )。A.沉迷游戏B.练就本领C.掌握知识D.自立自强3.对家人的精神安慰,加强自身休养,还要做到( )。A.自立自强B.争强好胜4.当我们的看法与父母不一致产生矛盾时,应该怎么做?( )A.坚持己见,与父母吵闹B.理性面对,与父母沟通,化解矛盾C.置之不理,不分辨D.冷却一段时间再说5.与家人有矛盾或摩擦时,最好的方法是( )。\nA.主动与家人沟通B.不说话生闷气C.远离家人6.当自己的意愿与父母意见不一致产生矛盾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A.坚持自己的意见,与父母吵闹B.置之不理,不分辨C.理性面对,以积极的态度与父母沟通,主动化解矛盾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优秀的家风只是一些大道理,对我们没有什么用处B.现在时代发展了,电话、视频都很普遍,家信都落伍了C.一个词,一段记忆,一段故事都可以成为家风的载体D.只有老一辈革命家才有家风,我们音通家庭没有8.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你会( )。A.一个人生闷气B.向家里人发脾气C.和父母谈心,求得他们的帮助D.在考试中作弊9.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五(1)班的小蕾在面临着和父母不同的选择时,她会( )。A.这是她的权利,应该自己做主B.意见不一,干脆不选C.听父母安排D.以自己的意愿为主,虚心参考父母的建议\n10.家风不包括( )。A.家规B.家训C.家财二.填空题(共10题,共52分)1.我们要用心理解和体会,从家人的( ),甚至是批评和教育中感受他们的( )。2.家人之间产生一些小矛盾是( )的,我们需要( ),学会以积极的( )有效的( ),主动将矛盾化解。3.我家的家风是( )。我认为,传承和弘扬家风,要从( )做起,从自身做起。4.作为子女,( )、( ),练就本领,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做到( )就是对家人最大的精神安慰。5.高要求和( )体现着家人对我们的爱;( )和( )标志着我们在逐渐长大。6.优秀家风意蕴深远,是( )、( )、( )的人生信条。7.在自主选择中,我们需要( )的意见,也要从自己的( )出发,争取一些锻炼和成长的机会。8.有不同看法时,只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考虑他人,就容易产生( )或( ),( )对待分歧,会让我们有合情合理的看法和思考。9.真诚的交流需要( )他人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10.( )和( )体现着家人对我们的爱;( )和( )标志着我们在渐渐长大。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需要做家务。( )2.有同学认为家庭生活中一声关心的问候起不到任何作用。( )3.我家有什么决定总是全家人在一起商量,我也会发表看法。( )4.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我们的行为规范中。( )5.家人之间产生一些小矛盾是正常的,我们可以放任不管。( )6.我们有关爱父母的心,口头上说点好听的话就是爱父母了。( )7.家风是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的。( )8.我长大了,妈妈不应该再管着我了。( )9.主动关心家人和做家务,也是对家庭的贡献。( )10.与家人发生矛盾时,小华的做法是:我不会跟他们争吵,反正总是我不对,他们说我就听着,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n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你们的爱,我体会到了”,请你找一找家人的爱在哪里?路上看车,注意安全,好好吃饭,多读点儿书 成为独立自主的人摔倒时总是鼓励我自己爬起来,会说你真棒 唠叨里祖辈都热爱读书,注重培养我的读书习惯 细节中严格,谨言慎行,自律,规则意识 行为中很小的时候就帮助家长做家务 严谨的作风五.简答题(共6题,共38分)1.简述家风的涵义及表现是什么?2.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家人对自己的爱?3.与父母主动沟通需要讲技巧,注意方式方法。请简述“四心沟通法”。4.在家中,孩子与父母可能兴趣爱好、处理问题的方式都不同,你能选取任一方面,用简单的话描述一下自己和父母的不同吗?5.什么是“四心”沟通法?6.我们为什么那么容易与父母产生矛盾呢?六.材料题(共1题,共9分)1.情景再现。“妈妈,周日上午我可以去同学家一起学习吗?”妈妈一:一起学习?是一起玩吧!不许去!妈妈二:来回路上不安全,妈妈不放心,还是不要去了。妈妈三:你的理由是什么?(能互相学习,和同学处好关系。)去吧,去同学家,能结交朋友,相互学习。路上注意安全,在别人家要有礼貌,懂规矩。(1)从以上三位妈妈的不同的态度中,你能了解到父母哪些不同方式的爱?(2)你怎样理解这些不同方式的爱?(3)如果不同意去的是你的妈妈,你会怎样说服她?七.综合题(共2题,共18分)1.生活中,同一件事,家长所持的态度千差万别。我们看看下面的情境对话:\n小明:妈妈,周日上午我想去吴同学家写作业,可以吗?A妈妈:去吧!路上小心,在别人家要有礼貌。B妈妈:去那个同学家,和谁一起去?大概多长时间?C妈妈:是一起学习?不会是打游戏吧?不许去!自己在家写!请你细心听完各位妈妈的话,你更喜欢哪个回应呢?其他的回应你又如何看待?聪明的你又如何和“不让去的妈妈”沟通交流呢?2.几天来,小明的爸爸一直为小明怪里怪气的打扮生气。终于有一天,爸爸忍不住了,小明刚进家门就大声吼道:“这几天你穿的怪衣服赶紧给我脱下来!”小明不以为然地说:“你真太土了,同学们说很酷呢!再说你的话又不是圣旨,干嘛非要我听你的?”听了小明的话,爸爸的火气又上来了:“赶紧给我脱掉!”(1)在这场家庭冲突中,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2)请你为小明提几条合理化建议,帮助他正确处理这样的冲突。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A3.A4.B5.A6.C7.C8.C9.D10.C二.填空题1.言谈举止;爱2.正常;理性面对;态度;方法3.诚实、稳重、善良;小事4.努力学习;掌握知识;自立自强5.常督促;独立;自主6.凝聚情感;涵养德行;砥砺成才7.听取父母;实际情况\n8.矛盾;冲突;理性9.尊重10.高要求;常督促;独立;自主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图:五.简答题1.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是长期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的家庭文化。它主要表现为家族代代恪守的家训家规,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故事、一段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2.生病时父母着急的眼神中充满着家庭的关爱;写作业时父母陪伴的身影中充满着家庭的关爱;出门时父母的叮叮教诲中充满着家庭的关爱。3.①留心看②细心听③用心讲④耐心说 (对每一个沟通法稍作展开)4.在家里,我想养只可爱的小狗,但是爸爸妈妈不同意,我就哭了不理睬爸爸妈妈;后来爸爸妈妈安慰着我,耐心地和我沟通交流,而且让我保证能够处理小狗的卫生问题就同意我养小狗,最后我拍着胸脯答应了爸爸妈妈的要求,我们都非常高兴。5.答:(1)留心看。观察父母的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注意父母的身体状况。\n(2)细心听。听父母讲想法和需求,听父母讲担忧和压力。(3)用心讲。外出时讲清时间地点和回家时间,主动讲自己在学校的情况。(4)耐心说。用正常语速和语调向父母说明自己的真实想法,遇到父母不理解或不明白的地方要放慢语去解释。6.(1)年龄增长,自主意识逐渐增强,很多事情有了自己的想法。(2)长辈认为我们缺乏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不相信我们。(3)我们与长辈在生活态度、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会有所不同。六.材料题1.(1)妈妈一,怕影响学习质量,严格要求;妈妈二,担心安全,是关心;妈妈三,与孩子商量,听从孩子心声,支持孩子锻炼自己,学会交往,是民主协商式的爱。从各不相同的关爱方式中,我们体会到了浓浓的亲情。(2)唠叨、关心我们吃、穿、学习,鼓励我们锻炼做家务批评我们都是爱。我们要用心理解和体会,站在父母的角度去理解才能体会到不同方式的爱。我们要学会从家人的言谈举止、甚至是批评教育中感受他们的爱。(3)主动倾诉,说去同学家学习的好处,并向妈妈作出保证不让妈妈担忧。七.综合题1.①我更喜欢A妈妈的回应。②妈妈B和妈妈C的回应都体现对我的爱。③和妈妈B交流我会说,自己去,大概一小时,请妈妈放心,我会注意安全的;和妈妈C交流我会说,不打游戏,请妈妈放心,我不会耽误学习。(意思对即可)2.(1)由于小明和爸爸的审美观不同,产生了这场家庭冲突。小明不该用言语顶撞爸爸,这样会使冲突升级、加剧。(2)①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和爸爸沟通。告诉爸爸自己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会有自己喜欢的事物,希望爸爸理解自己,尊重自己的选择和爱好。②要认真听取爸爸的意见,不固执己见地坚持自己的看法,把爸爸的要求当作一种关爱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