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未成年人维护自己权利的途径有:( )。A.可以向家人、老师、学校等报告情况B.可以寻求相关法律部门帮助C.可以向法律援助、妇女儿童保护组织等部门咨询寻求帮助D.以上三个都对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下列对宪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性问题②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③宪法的制定比较严格④宪法的修改要通过特定的程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 )为根本的活动准则。A.宪法B.民法C.刑法D.道德4.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享有哪些权利?( )①受教育权 ②人格尊严权 ③人身权 ④财产权 ⑤姓名权 ⑥隐私权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nC.①②④⑤⑥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职责的是( )。A.多方调研,了解民情B.设立接待日,接待来访群众C.去人民大会堂提交议案和建议6.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是正确的。A.爸爸酒后不开车B.有人偷摘我家葡萄,我也去摘他家葡萄C.我被邻居家的狗咬了,只能认倒霉D.有人欺负我,我找家长去揍他7.六(1)班的学生乘坐大巴车去研学,对于这项活动三个小伙伴谁的观点是错误的( )。A.小强:这项活动与法律无关B.小丽:这项活动受法律约束C.小华:这项活动受法律保护8.对于校园欺凌行为,我们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请求追究行为人的( )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法律责任9.小明的姐姐今年大学毕业找工作时看到一个牌子“拒招女性”,哪部法律可以维护她的合法权益?( )A.《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n10.小华对小丽说:“我一点也不喜欢法律它对我们有太多的约束。假如你是小丽,你会告诉她( )。A.是,法律约束力太强了,我也不喜欢B.法律是冷酷无情的,谁都不喜欢C.除了约束,法律也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基本依据和保障D.我们还小,即使犯了错也没事的二.填空题(共10题,共50分)1.( )是保护我们权利的最有效、最有力的手段。2.接受监督是( )的要求,更是( )需要。3.世界各国的法律对成年年龄的规定是不同的,美国的成年年龄是( )周岁,英国的成年年龄是( )周岁,瑞士的成年年龄是( )周岁,意大利的成年年龄则是( )周岁。4.公民参政议政是( ),也是( )。5.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 )。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 )公正、和谐。6.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 )制定和颁布,具有( )。7.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 ),有( )和( )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子女在成年后,还有( )的义务。8.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 )和( )。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 ),依法履行自己的( )。9.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 )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 )。10.( )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利的法律,于( )通过。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参政议政是成人的事,和小学生无关。( )2.面对校园欺凌行为,我们应该勇敢地说“不”。( )3.全国人大代表每届任期3年,每年在第一季度召开。( )4.在超市买到了假的产品,只能自认倒霉。( )5.过马路,要遵守交通法规;在公共场所,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借了别人的东西,可以占为已有。( )6.学校不享有宪法规定的职权,不属于国家机构。( )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一定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8.服兵役是公民的权利,而不是义务。( )9.宪法没有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 )\n10.中国政府对香港没有主权。(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连线题。就读八年级的张翔辍学打工 《未成年人保护法》姑姑的公司长期不发放工资 《义务教育法》冶炼厂向天空排放废气 《劳动法》小学生林辉去网吧上网 《环境保护法》五.填表题(共1题,共9分)1.(1)今年6岁的张晓红成为一名小学生。(2)崔岩在教育局局长留言板上就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出建议。(3)吴华家搬进了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六.简答题(共5题,共32分)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除了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外,还规定了哪些方面?2.想一想自己在家里有没有帮父母做过家务。你如何看待未成年人做家务这一问题?3.你如何看待“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4.居民身份证上有哪些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n5.陌生人随意触碰身体的隐私部位该怎么办?七.辨析题(共1题,共5分)1.如果妈妈就职的公司拖欠妈妈工资,你认为妈妈应该怎么办?八.材料题(共2题,共14分)1.材料:某市在全市各中小学开展以“开心上学,安全回家”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生活中那种“中国式过马路”的陋习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因为,在十字路口,尽管车多人杂,但是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路面井然有序,道路畅通无阻。如果南来北往的车辆及行人各不相让,挤成一团,那么结果将是谁也难以通过。(1)请你列举同学们当中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不少于三种),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至少两条)。(2)培养规则和秩序意识应该从我做起,你打算怎么做?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社会都要了解少年儿童、尊重少年儿童、关心少年儿童、服务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提供良好社会环境”。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了第二次修订。在我国,家庭、学校以及整个社会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都给予了许多特别关怀。在你成长过程中,感受到了哪些来自社会各界的特别关怀?(例如,消防队员到学校讲解消防知识;参观博物馆,未成年人可享受免费或优惠票价。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至少列举两例。)九.综合题(共2题,共14分)1.关于欺凌他人的原因,某机构曾发布过一份调查报告。你认为这些说法合理吗?欺凌他人的原因:\n2.下列图片分别表明身份证具有怎样的用处呢?请选择。A.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B.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C.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D.在邮局邮寄物品 ( ) ( ) ( ) ( )\n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D3.A4.A5.C6.A7.A8.C9.A10.C二.填空题1.法律2.法治国家;社会发展3.16;18;20;214.权利;责任5.义务;国家6.国家;强制性和权威性7.法定监护人;管教;保护;赡养扶助父母8.强制力;权威性;权利;义务9.行为;惩罚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1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n五.填表题1.义务教育权;张晓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建议权;崔岩;《宪法》;物质帮助权;吴华家;《宪法》六.简答题1.(1)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2)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3)规定了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2.有,帮父母做家力是我们的一项责任,我们要尽我们所能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实际行动关心体贴父母。3.“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就像一个“政务超市”,不同区域代表不同的行政机关,承担着办理不同业务的职能。优点:便民利民、廉洁高效、规范政务公开、简化审批流程、创新工作模式、促进深化改革等。4.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公民身份号码。5.要坚决说不,同时,立即向父母、学校、派出所报告。七.辨析题1.首先,和公司协商,把拖欠的工资补上。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就需要走法律途径。面对公司拖欠工资的行为,一定不要忍气吞声,一定要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权利。八.材料题1.(1)过马路不走斑马线,闯红灯,翻越栏杆等。建议:加强思想意识,使其明白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危害;加强法制教育,让这些同学懂得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2)增强法制观念,培养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培养自觉遵守规则的好习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规范自己的行为。2.交警来学校讲解交通知识;参观科技馆;享受奖学金。\n九.综合题1.这些说法并不合理。我们应该勇敢地对欺凌行为说不。对于校园欺凌行为,我们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请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2.C;B;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