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我们每天吃的粮食和蔬菜离不开( )的劳作。A. B. C. D. 2.天津“泥人张”是指( )开创的泥人流派。A.王南仙B.张明山C.张宇3.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nA.放学了,总是把教室的灯关掉才离开B.李林喝了半瓶水就把剩下的倒了C.徐伟经常把没有写完的作业本丢掉4.下列不属于诚信的名言的是( )。A.立木为信B.一诺千金C.守株待兔5.如果商家说不要发票的话可以打九折,我们应该( )。A.要打九折,不要发票B.坚持索要发票C.无所谓,要不要都可以6.当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 )。A.不管不问B.尽全力帮助C.躲得远远的D.只是口头支持,不作出任何行动7.当有同学给你起不堪入耳的外号时,你应该( )。A.听之任之B.也给这个同学起外号C.找老师主持公道8.1949年12月,我国将( )定为法定的劳动节。A.5月1日B.6月1日C.7月1日\n9.下列产品来自于加工业的是()。A.木床B.电视C.汽车10.下列不是关于诚信成语的是( )。A.立木而信B.锲而不舍C.一诺千金二.填空题(共10题,共32分)1.学会克制,根据实际需求( ),是拥有( )的重要条件。2.当朋友犯错误时,我会( )。3.购物时要有( ),要在( )购物,购物后保留好凭证,了解自己有哪些合法权益等。4.节约粮食是习惯,更是( )。大家都从( )做起,从( )做起,为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尚做出自己的努力。5.我们不仅要对( )说话算数,也要对( )说话算数。6.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 )他们的劳动。7.根据实际需要合理消费,是拥有( )的重要条件。8.农业为我们提供( ),为工业生产提供( )。9.关于浪费与节俭的名言或谚语:( )。10.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 )的付出。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买东西不能贪便宜,购买食品时,要注意看包装上的信息,判断是否为“三无”产品。( )2.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就要养成说到做到的好习惯。( )3.莉莉是我的好朋友,我的作业随便让她抄写。( )4.我们的父母都是劳动者。( )5.张勇听到好朋友说白己的房间很乱,他暗下决心要把房间收拾整齐,第二天起床后,张勇着急出门,把收拾房间的计划又搁置了。( )6.水资源取之不竭,是可以随便浪费的。( )7.我们吃的牛肉、喝的牛奶都来自于林业。( )8.《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规定,未成年人不得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等不良行为。( )9.我们花钱去饭店消费,不用礼貌对待饭店的工作人员的。( )\n10.在我国各地有许多著名的民间艺术。(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把地方与相对应的民间艺术连起来。北京 川剧变脸四川 京韵大鼓东北 《阿诗玛》云南 秧歌江苏 苏州刺绣五.简答题(共5题,共31分)1.谈谈你对“由奢入俭难”的体会。养成什么样的消费习惯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2.产生冲突并不可怕,采取正确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化解冲突。说一说你知道的化解冲突的好方法。(至少三个)3.伴随你成长的风俗有哪些?这些风俗寄托了长辈们哪些美好的祝愿?4.周末小丽在超市买了彩笔,到家发现有几支笔没水了,她返回超市退换,对方说她拆了包装就不能退换了,这时小丽该怎么办?5.家乡的发展是看的见、体会得到的,请有条理说说你家乡的变化。六.辨析题(共2题,共11分)1.哪些不好的行为和习惯会让人难以交到朋友?2.我来支招:一天,放学后,小诺自己步行回家,当他走到一条僻静的小路上时,几个高年级的同学把他堵在墙角,欺负他。当在校外受到欺负时,应该怎么办呢?请想一想,然后把你的办法写下来,帮助小诺脱险。(至少3条)七.材料题(共1题,共10分)1.2020年春节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从大年三十开始,全国人民就打响了一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争,这场战争没有硝烟、没有局外人,人人都是战士。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回答下列问题:(1)在抗击疫情战争中,你是如何为抗击疫情作贡献的?(至少两条)(2)写一条抗击疫情的宣传标语。(3)回顾这次疫情,对家乡今后的发展有何意见或建议?(至少三条)\n八.综合题(共3题,共22分)1.今天我们和小丽在一起吃饭,妈妈说要多点一些菜,不要让人家说我们小气。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呢?2.看图,回答问题。 (1)请仔细看看这两种零食,哪种可以购买,哪种不可以购买?为什么?( )。(2)在购物时还要注意些什么?保存购买商品时的“三包卡”,以便( )。购物时,要尽量选择( )。购买物品,接受服务时一定要索要( ),是( )的凭证,也是国家( )的重要工具。3.\n夏日午后,大人们上班去了。张明一个人在家听着外面的知了叫,睡不着。他想,我何不出去买瓶汽水喝!于是,他拿钱去村口的小卖部买了瓶汽水,边喝边逛。不知不觉太阳西斜,他已经离家很远了。这时,在一条僻静的小路上,他被三四个高年级学生堵住了。其中一个冲着他喊:“嘿,有钱吗?”张明说:“没有。”另一个男孩对同伴一使眼色,说:“搜他!”……请你仔细分析一下,张明怎样尽快脱身?张明从这件事上又应该吸取哪些教训。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A4.C5.B6.B7.C8.A9.A10.B二.填空题1.合理消费;健康生活2.好言相劝3.自我保护意识;正规商店4.美德;自身;小事5.别人;自己6.感谢7.健康生活8.食物;原材料9.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 或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答案不唯一)10.劳动者三.判断题1.√2.√3.×4.√\n5.×6.×7.×8.√9.×10.√四.连线题1.如图:五.简答题1.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说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难。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从小就学会克制,根据实际需求合理消费养成节俭的好习惯。2.(1)控制情绪,保持冷静;(2)交换意见,讲清道理;(3)换位思考,理解他人;(4)商议办法,和谐相处;(5)请人调解,解决冲突。3.出生:煮鸡蛋并把鸡蛋染成红色,寄托了长辈们的美好祝愿,希望红红火火;过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寄托了长辈们的希望;满月:剃胎发。4.小丽首先与超市老板协商这件事,如果协商未果,保存好购物发票和彩笔向消费者协会去投诉。5.衣:由原来的粗布衣变为现在的时尚衣;食:由原来吃的粗粮变为现在的细粮,由原来的吃不到肉变为现在的多种肉自由选择;住:由原来的小土房变为现在的砖房、楼房;行:由原来的步行、骑自行车出行到现在的汽车出行、火车出行。\n六.辨析题1.不诚实、不讲卫生、不尊重别人等不良行为习惯都难以交到朋友。2.(1)仔细观察周围的地形,伺机逃跑;(2)可以与高年级的同学进行周旋,随后告诉家长或老师,请求帮忙解决;(3)可以大声喊叫,请求路人帮忙。七.材料题1.①响应政府号召,我坚持居家隔离。②我在家自觉上网课,认真做笔记,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坚持锻炼,多喝水,提高自己的免疫力③出门戴好口罩,不到聚集,不扎堆。(2)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或我宅家我骄傲,我为国家省口罩。(3)①政府要重视医疗、科技、教育,加大投入;②完善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机制;③对扑杀、贩卖、食用野生动物的要严厉打击,从严执法;④加大保护大自然的宣传力度等。八.综合题1.妈妈,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点的菜够吃就可以了,多了吃不完就会浪费,节约是习惯,更是美德,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形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2.第二种包装食品不能买。因为正规商品的外包装上一般都有厂名厂址、使用说明、生产日期等内容。维修和退换;正规厂家的产品;发票;更换商品、保修商品、解决纠纷、索要赔偿;管理财政、征收税款3.①保持冷静,不要害怕。②把剩余的钱给他们,同时记住对方特征,以便事后报警。张明吸取的教训是:①尽量不独自出门;②不要离家太远;③不要在外时间过长;④不去偏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