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6朱德的扁担
第一课时
这首民谣中朱德挑谷用的是什么,你知道吗?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
识字方法zhū朱“朱”解释为“赤心木”。《山海经》:“有树赤皮支干,青叶,名曰:朱木。”因为这种树是红色的,所以“朱”指“红色”。
朱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
biǎndàn扁圆长条形挑、抬扁担物品的竹木用具。
整体感知14数一数,课文2一共4个自然段。请你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3
朗读课文扫清障碍听课文范读,边听边想: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起去茅坪挑粮的故事。
互动课堂跟着老师一起读第1自然段,读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一段写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情?
谁什么地方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干什么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历史背景为下文的艰苦挑粮做了铺垫
zhì同志志向志造句:我很敬佩朱德同志。wǔ队伍入伍伍造句:早晨跑操的队伍很整齐。
zé沼泽恩泽泽造句:红军艰难地走过沼泽。dí敌人天敌敌造句:为了躲避天敌的追击,壁虎会自己断掉尾巴。
朗读指导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朗读首句时要暗含喜悦,以突出两支队伍胜利会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师的喜悦心情。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朗读画线句子时,要重读强调,突出井冈山根据地当时的严峻形势。
当时的背景情况当时红军遭到了敌人的围攻,要坚守井冈山根据地,不仅要加紧练兵,从军事上做好准备,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储备足够的军粮,保障后勤供给。但是“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说明当时环境非常危险,红军下山挑梁可谓困难重重。
如此危险情况,红军还是要挑粮,那么你知道他们遇到哪些困难吗?读读第2自然段找找答案吧!
红军要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需要粮食粮食不多挑粮
说一说:井冈山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红军没有食物,没有体力,没法和敌人作斗争,也就不能好好建设井冈山根据地了。
大家面对困难是怎样做的?让我们一起再读读第2自然段,找到答案吧!
路远难走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dǒu陡峭陡立陡造句:泰山山峰陡峭。
识字方法陡山高路陡难非常难走组词:陡峭、陡立你是否见过或走过陡峭困难、难过的山路?
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路远难走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挑粮困难重重,为什么大家都“争着去”呢?
红军战士不怕吃苦,争着去挑粮。大家争着去挑粮的行为体现了红军战士不怕危险、不怕困难、团结互助的大无畏精神。这也为后面朱德同志也争着挑粮埋下伏笔。
红军要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重读,突出下山挑梁的重“可是”略作停顿,以突出后边的重困难。“每次”“争着去”,表现战士们不怕困难、争相挑粮的勇气和热情。
wǔshīzhàn师战伍
zhàn部首:戈结构:左右结构组词:战争战士造句:我们的红军战士都很勇敢坚强。
课堂演练看拼音写词语。biǎndantónɡzhìduìwuzhànshì扁担同志队伍战士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读熟了课文,并会认会写了好几个生字宝宝,还知道了红军战士不怕吃苦,争着去挑粮的事,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和战士们一起挑粮同甘共苦的优秀品质。
课后作业把这节课学会写的生字注音各写三遍并组一词。
第二课时
读绕口令学习课文扁担长,板凳宽,板凳没有扁担长,扁担没有板凳宽。扁担要绑在板凳上,板凳偏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说一说:扁担是谁的?为什么要写上名字?扁担朱德写名字防止战士们藏起来
读读第三自然段,小组合作,一起讨论交流:为什么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朱德一块儿挑粮一块儿爬山
下图是朱德同志跟战士们一块儿挑粮的图片,用自己的话说说眼前的朱德同志吧!朱德同志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朱德同志笑眯眯的,猜猜他在想什么?
把下面的短语连一连,再完整说说图片内容。挑着穿着戴着草鞋斗笠粮食朱德同志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朱德同志挑粮辛苦吗?
日以继夜的劳累,万分辛苦。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zhànɡ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加一加:单人旁+丈=仗朗读指导读出朱德同志的忙碌。
补充资料朱德同志不是一名普通的战士,而是这支队伍的军事指挥官。白天,他和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晚上,当战士们都进入了梦乡,他还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查看地图、研究战略,可能一工作就会到天明。看到朱德同志万分辛苦,战士们是怎么做的?
战士们藏扁担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朗读指导读出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心疼。
词语积累(表示心疼的词语)心疼心痛疼爱怜惜疼惜关切关爱关怀
自己的扁担找不到了,朱德同志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呢?liào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他要与战士们一起挑粮,储备足够的粮食,粉碎敌人的围攻。
词语比较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不想“不料”可以换成什么?“不料”是没有想到的意思。
词语运用例: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1.早上还是晴空万里,不料午后下起了暴雨。2.我正要打开书包写作业,不料停电了。
讨论交流:你觉得朱德同志是一个怎样的人?不搞特殊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朗读指导重读强调,凸显朱德同志语气要连贯。的夜以继日、万分辛苦。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为什么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jìnɡ尊敬敬意敬造句:我们都很尊敬王老师。
jìnɡ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战士们被朱德同志的人格和精神感动着,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不再藏他的扁担了。朗读指导读画线词语时略突出,表现出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敬重与爱戴。
zhìjūnshì志军士首横最长上小下大
朱德带头参加延安大生产运动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号召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延安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开荒种地中,朱总司令像小伙子一样,苦活累活抢着干。每到干活时,年过半百的他,总是首先抢一把最大的镢头,同志们想给他换把小的,总司令说啥也不干,还笑着说:“别看我年纪大,可我的身板结实,骨头硬着呢!”
五六十里朱德朱山高路陡德以身作则的战士藏扁担扁找扁担同甘共苦担朱德写上字
本文讲述的是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的队伍与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在井冈山会师,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起挑粮的故事,表现了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优秀品质,也表现了战士们对他的关心和敬爱。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又会认会写了一些生字,还学习了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优秀品质。
一、我会组词。担(扁担)(重担)战(战士)(战友)师(老师)(师长)军(军队)(军人)伍(队伍)(入伍)士(士兵)(将士)
二、按照提示,练习讲故事。1.为什么要挑粮?2.挑粮的过程有多艰苦?3.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4.后来,为什么不藏了?
课后作业1.把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挑粮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2.完成《提升手册》本课练习。
谢谢观看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