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34+34+34+34)×25最简便的方法是( )。 A.按运算顺序算 B.34×(4×25) C.34×4×252.在36×5+64×5=(36+64)×5中运用了( )运算律。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3.下面算式中的括号,去掉后不改变计算结果的是( )。 A.(63-27)÷9 B.8×(55-47) C.62-(38-17) D.(87-23)-174.4×7×25=7×(4×25),这是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 D.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5.(73+65)×(75-28)=( )A.111 B.161 C.285 D.64866.8×4×125=4×(8×125)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从A和B两个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一样。( )2.25+a=a+25这是根据加法的交换律。( )3.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n4.减法只能用加法来验算。( )5.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乘法结合律。( )6.9+15×3和15×3+9的计算结果一样。( )三.填空题(共8题,共20分)1.计算(74-43)×8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计算结果是( )。2.用4个相同的正方体按要求摆一摆:从上面看到的是,共有( )种不同的摆法。3.23×25×4=23×( ),这是应用了乘法( )。4.计算360÷18×2-16时,要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如果要使它的运算顺序为先乘,再减,最后算除法,算式应改为( )。5.从位置A看能看到( )个点,从位置B看能看到( )个点,从位置C看能看到( )个点。6.在计算863-125+325时,先算( )法,再算( )法,在计算863-(125+325)时,先算( )法,再算( )法。7.根据540÷15=36,写出一个除法算式和一个乘法算式。除法算式:( );乘法算式:( )8.一个同学把10×(□+3)错抄成10×□+3,他算出的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 )。四.计算题(共2题,共10分)1.按运算顺序计算。 ①48÷6×7 ②45-28+36 ③72÷(12-4) \n④13+5×9 ⑤21÷(9÷3) ⑥73-(12-4)2.根据第一个算式,直接写得数。40×9=360 360÷9=( ) 360÷40=( )30×80=2400 2400÷30=( ) 2400÷80=( )五.作图题(共2题,共10分)1.它们看到的房子分别是什么样子的?2.他们看到的是水壶的哪一面?\n六.解答题(共6题,共29分)1.图书馆有《科普知识》和《童话故事》各25套。其中《科普知识》每套8本,《童话故事》每套12本。这两种书一共有多少本?2.新新文体用品店运进6800个乒乓球,每25个装一袋,每4袋装一盒。3.某工厂一车间有145人,二车间有271人,三车间有355人,三个车间一共有多少人?4.小明有255元,小红有356元,小刚有345元,三人一共有多少钱?5.向阳小学6个年级的学生参加长跑比赛,每个年级分成4组,每组有25名学生,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比赛?6.粮店有“珍珠牌”大米40袋,每袋25千克,每千克大米3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参考答案\n一.选择题1.B2.C 3.D4.D5.D6.C二.判断题1.√2.×3.√4.×5.√6.√三.填空题1.减;乘;2482.33.(25×4);结合律4.略5.11;11;36.减;加;加;减7.540÷36=15;15×36=540或36×15=5408.27四.计算题1.①56;②53;③9;④58;⑤7;⑥112.40;9;80;30五.作图题1.如图:\n2.如下:六.解答题1.解:25×8+25×12=25×(8+12)=25×20=500(本)答:这两种书一共有500本。2.6800÷(4×25) =6800÷100 =68(个) 68<70 答:准备了70个盒子,够用。 3.解:145+271+355=145+355+271=500+271\n=771(人)答:三个车间共771人。4.解:255+356+345=255+345+356=600+356=956(元)答:三人一共有956元。5.解:4×25×6=100×6=600(名)答:一共有600名学生参加比赛。6.40×25×3=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