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面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只有1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B.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C.两个奇数的和可能是奇数。 D.1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2.折线统计图主要用来反映( )。 A.数量 B.数量变化趋势3.一个合数至少有( )个因数。A.1 B.2 C.34.在四位数23□0的方框里填入一个数字,使它能同时被2、3、5整除,最多有( )种填法。 A.1 B.2 C.35.分针围绕钟面中心顺时针旋转3圈后,时针围绕钟面中心顺时针旋转了( )。A.60° B.90° C.180° D.360°6.下面图形中,( )绕着中心点旋转60°后能和原图重合。A. B. C. 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一个自然数年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它本身。( )2.所有的偶数中,只有2不是合数。( )3.12÷5=2.4,12是5的倍数,5是12的因数。( )4.a,b两数都是8的倍数,那么a+b的和也是8的倍数。( )5.乘坐摩天轮是平移现象。 ( )6.25是5的倍数。( )三.填空题(共8题,共20分)\n1.把一个正方体平放在底面,有( )个面露在外面,静止观察最多能看到它的( )个面。2.写成小数是( ),写成小数是( )。3.我们在准确测量液体的多少可以用( )和( )做工具。4.常用的容积单位有( )、( )。5.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 )或( )作单位;计量比较少的液体时,常用( )作单位。6.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米、米、米。如果高增加2米,新的长方体体积比原来增加( )立方米,表面积增加( )平方米。7.在括号内填上“>”“<”或“=”。8500毫升( )8升 1001毫升( )999升301毫升( )3001毫升 7000毫升( )7升9000毫升( )5升 13升( )13000毫升8.把一个长方体的高减少2dm后,就变成一个正方体,这时表面积减少了56dm,变成的正方体的体积是( )dm。四.计算题(共2题,共11分)1.计算下面图形的表面积。(1)(2)2.求组合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dm)五.作图题(共1题,共9分)\n1.(1)点M的位置可用数对( )表示,点N的位置可用数对( )表示,点P的位置可用数对( )表示。(2)从方格图上标出点L(3,5)并把M、N、P,L四个点用线依次连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绕P点顺时针旋转90°。六.解答题(共6题,共32分)1.一个正方体软木的棱长是4cm,表面涂满了蓝漆,把它切成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若干块.在这些小正方体中,三面涂有蓝漆的有多少块?两面涂有蓝漆的有多少块?一面涂有蓝漆的有多少块?没有涂上蓝漆的有多少块?2.一个长方体,如果高减少2厘米就成了一个正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减少72平方厘米。求: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3.请你用图(1)的四块拼板,在图(2)中评出图(3),并说一说你的操作过程。\n4.文文在文化用品商店买了3种学习用品,单价都是奇数,售货员阿姨要她付28元,文文认为不对,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5.下面是甲乙两个城市去年6~12月份平均气温统计表。(1)根据上面数据,完成下面折线统计图。(2)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至少写出两条)\n6.考考你的想象力。如下图形,沿着虚线旋转一周,看形成了什么物体?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B3.C 4.C5.B6.C二.判断题1.√2.√3.×4.√5.×6.√三.填空题1.5;32.0.2;0.063.量杯;量筒4.升;毫升5.升;毫升;毫升6.2ab;4(a+b)7.>;<;<;=;>;=8.343四.计算题1.(1)(10×5+10×8+5×8)×2=170×2=340(平方厘米)\n(2)4×4×6=96(平方厘米)2.表面积:[6×5+6×2+10×5+(6+6)×10]×2=424(dm2)体积:10×6×5+10×6×2=420(dm3)五.作图题1.(1)(1,4);(1,1);(3,2)(2)六.解答题1.解:8块,24块,24块,8块2.72÷4÷2=9(厘米),9×9×(9+2)=891(立方厘米)。答: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891立方厘米。3.\n将图(1)中左上角的一块绕某一点顺时针旋转90°拼在图(2)的左上角;将图(1)中右上角的一块绕某一点按逆时针旋转90°拼在图(2)的左下角;将图(1)中左下角的一块绕某一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180°拼在图(2)的右下角;最后将图(1)中右下角的一块绕某一点逆时针旋转90°拼在图(2)的右上角4.3个奇数相加的和是奇数,而28是偶数,所以不对5.(1)(2)解:观察图可知,甲、乙两个城市的平均气温在7月份最高,在12月份最低,乙城市的平均气温下降明显。6.茶杯、葫芦、贝壳、球